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幹涉計劃(2 / 2)

“就算是談好了也沒用,關鍵還是在於在重大能源和原材料上的影響力。”

艾倫威爾遜對著妻子道,“德國的工業極其依賴外界的原材料輸入。這是德國的弱點,英國則不同,甚至隻計算本土資源,英國也在德國之上。德國是好對付的,布雷頓森林體係一旦瓦解,誰能掌控原材料誰就占據優勢,我們可能拚不過美國,但對付本土什麼都沒有德國輕而易舉。關鍵是要捆綁住中東的酋長國,卡塔爾、科威特都還有英軍,我們可以承認獨立保留軍事基地,但也要捆綁利益,這才是讓你用糧食公司和當地王室談條件的原因。”

“原來如此,我還要說服別人。”帕梅拉蒙巴頓點頭,隻是比一些工業指標英國也不虛德國,馬來亞就不算英國的工業了?一樣要算!

“歐洲如此的資源如此貧瘠,誰控製了原材料進入歐洲的通道,誰的貨幣就是歐洲人認可的貨幣。”艾倫威爾遜老神在在道,“這才是遏製住馬克的根本,到時候黃金的多少就不能成為決定性的指標了。”

帕梅拉蒙巴頓明白了問題的本質,便表示會個各方溝通,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還是站在了妻子這邊,當然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也不吃虧,得到了足夠的黃金肯定會讓馬克更加堅挺,影響力擴大也是順理成章的。

“還是你能看到問題的本質。”帕梅拉蒙巴頓誇獎著自己的丈夫,一如多年以來的信賴。

“不過是隨機應變罷了,你看齊奧塞斯庫,現在不是華盛頓的座上賓麼,美國人也有靈活的道德底線。”艾倫威爾遜笑著回答。

齊奧塞斯庫現在真的是美國的座上賓,自己陣營出現法國美國人肯定不高興,但蘇聯陣營出現法國,尼克鬆可高興壞了。

齊奧塞斯庫在華約內部取得了類似法國在北約中的相對獨立地位,被稱為東歐的“戴高樂主義”。在經濟上,齊奧塞斯庫同樣反對蘇聯提出的“一體化”方案。

艾倫威爾遜不能參與到金融業的對話當中,還在白廳做自己的卑微社會公器,但威克帶來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葉海亞·汗發表跨黨派對話,準備在巴基斯坦開啟大選。”

“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決定。自從阿裏真納死後,巴基斯坦一直處在軍政府統治下,現在真是一個偉大的進步。”艾倫威爾遜言不由衷的表達了政治正確的一麵,然後起身道,“我要去一趟國防部。”

現在的英國國防部參謀長是空軍元帥查爾斯爵士,這位元帥對當前英國國防的最大貢獻,就是十分支持帕梅拉蒙巴頓拿出來的新台風,認為這將是一個劃時代的機型,查爾斯爵士毫不掩飾對空軍的熱愛,在世界大戰的時候,英美對德國戰略大轟炸的英國代表就是他。

馬金斯陪著艾倫威爾遜一起登門,艾倫威爾遜直接開門見山,詢問關於假定印巴戰爭,英軍出麵維護地區安全的作戰計劃在哪。

之前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確實讓國防部製定過,查爾斯爵士倒是沒有表現出來驚訝,隻是說,“列計劃很正常,如果我們不做就是失職。但好像秘書長對這個計劃格外看中,不會真的要實行吧。”

“我的元帥,葉海亞·汗剛剛表示要開啟大選,巴基斯坦即將脫離漫長的軍政府管控,有一個基本信息要注意。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占據巴基斯坦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就算是西巴基斯坦每一票都投給葉海亞·汗,他也會敗選。我們必須要做好他敗選之後的備案。”

葉海亞·汗可能打著孟加拉人的人口優勢不大,也許會分流選票的想法,但艾倫威爾遜知道,這個想法最終沒有出現。東巴基斯坦的政黨贏了,葉海亞·汗便以軍方為後盾掀桌子。

“原來如此!”查爾斯爵士拿起電話說了兩句,不一會兒就有一名軍官進來送來了手掌厚的作戰計劃,他直接把計劃交給了艾倫威爾遜,然後說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其實我很期待英軍在一些地方發揮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是,風險低收獲大。”艾倫威爾遜揚了揚手拿著幹涉計劃前往唐寧街十號,準備勸說首相做好必要的準備,英國應該肩負國際責任維護地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