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1 / 2)

事已至此,任誰都明白,東巴基斯坦的戰況已經進入倒計時了,而東巴基斯坦這個名詞也即將成為曆史。

整個達卡已經被圍困的水泄不通,這座東巴首府的巴基斯坦守軍,處在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關於印度軍隊要把近一年來鎮壓孟加拉人的士兵全部審判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這種消息未經證實,但已經在守軍當中產生影響。

艾倫威爾遜相隔萬裏釋放了一個假消息,就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他自然是沒有預料到,釋放假消息並非是指望一定會產生效果,根本原因還是做了巴基斯坦拿他也沒有辦法,那為什麼不做呢?

巴基斯坦和印度死多少人和英國無關,多死一點也是為了地球母親減少一下負擔,宏觀上他這麼做也是為了環保。

“達卡抵抗到底的話,現在說戰爭結束還為時尚早。”國防部,英國國防參謀長查爾斯元帥對著來做客的艾倫威爾遜談著,他本人對這一場戰爭的認識。

達卡是東巴基斯坦首府,同樣也是最大城市,一旦死守到底的話,印度也不好拿下來。

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不過卻並不同意這個論據,開口道,“元帥,從十一月二十一日開始到現在,轉眼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其實從趨勢上來看,印度軍隊的進攻是越來越順利的,在邊境作戰的時候剛開始並不順利,尤其是主攻方向西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印度軍隊攻占守軍防守的城市速度越來越快,半個月來,根據印度公布的戰報,幾乎每一次公布都伴隨著一座城市的易手。”

可能剛開始,處在防守方的巴基斯坦守軍,因為首任駐華大使的見麵禮,從某大國得知了印度要發起全線進攻的消息,沒有被印度軍隊的突然襲擊打的措手不及,這一階段的作戰印度軍隊沒什麼戰果,甚至堪稱枯燥。

但是在北線和東線接連取得突破之後,隨著西線的巴基斯坦防線被撕開,印度軍隊的攻勢一下子流暢了不少,隨著占領的城市越來越多,這幾天印度一下子找到了世界第三的感覺,進攻如水銀瀉地一般,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拿下了達卡周圍的城鎮。

“也許巴基斯坦軍隊已經到了臨界點,死戰到底的可能性當然存在,不過更大的可能是已經瀕臨崩盤了。這種事在陸地上並非沒有發生過,在蘇德戰場上,蘇聯紅軍在進入一九四四年之後,進攻的力量已經淩駕於德軍之上,一場戰役下來不但取勝,而且戰損也比防守的德軍少。德軍哪怕防守很堅固的城市,也往往堅持不了幾天。”

查爾斯元帥點頭道,“不錯,確實是這樣的,到了一九四四年,德軍忽然就打不過蘇聯人了。”

“德國的精銳士兵已經傷亡殆盡,新征發的士兵根本不是蘇聯人的對手。如同溺水的角馬麵對鱷魚一樣無力。雖然戰爭從來沒有一刻停止,理論上新進入的新兵是可以在戰爭中得到鍛煉。”

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所以明明戰爭一直在進行,德軍的指揮機構也在,但德軍忽然就完全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了。”

德軍已經是世界上少見的強軍,也仍然不能避免這一點,德軍還有本土的支持,不像是巴基斯坦軍隊已經把孟加拉人得罪完了。

至於什麼德國沒有進行總動員,轉入戰時體製晚那都是借口。

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各國先後進行總動員,恰恰並不是為了打仗,而是通過總動員向對手示威,結果互相總動員觸發了連鎖反應,你動員我也動員就開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個各國沒有心理準備的戰爭,但二戰可並不是,早在二戰爆發之前,涉及到的歐洲國家都已經意識到了戰爭的臨近,不到三千萬人口的波蘭,都已經有百萬大軍在進行戰爭準備。

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各國已經做好了世界大戰的準備,根本不需要進行總動員。

參戰各國都很清楚自己的實力,隻不過是不了解對手的實力,那是一場明牌開打的戰爭。

而對現在的巴基斯坦來說,如果達卡守軍仍然對艾倫威爾遜釋放的假消息產生投降也是死的恐懼,那還好說。

就怕東巴基斯坦幾乎孤城一座的情況下,達卡守軍的士氣已經崩了,那就神仙難救,亞速營曾經也說要抵抗到底。

隻能說兩種可能性都有,處在英國的角度來說,物資從孟加拉人鬧獨立開始,早已經準備完畢。

可以說英國準備的時間一點都不比印度晚,隻要對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下達命令,可以不經過任何準備就趕赴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