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會出現什麼結果,艾倫威爾遜雖然遠在萬裏之外,但他的好大兒不是就在錫金盯著呢麼,想到了這一點,艾倫威爾遜輕鬆了不少。
傑馬勒布爾是達卡的門戶之一,現在也是僅剩下還在巴基斯坦守軍控製下的地方,稍早之前,印軍經過苦戰,也始終無法攻克卡馬爾普爾——傑馬勒布爾軸線上的卡馬爾普爾哨所,這個哨所隻有俾支路營的一個連防守,卻連日打退數倍於己一個加強旅的印軍進攻,贏得了敵軍的尊敬,逼迫印軍隻能將其圍困。
經過重炮犁地,印軍拿下卡馬爾普爾後,印軍第九十五旅群兵分三路,合圍傑馬勒布爾。第二天印軍發起了進攻,他們先以兩個營的兵力進行試探性進攻。
經過空軍和炮兵的炮火準備,大舉進攻開始,同時印軍又調來了一個旅增援,兵力占據壓倒性優勢。
守軍在絕對劣勢兵力下堅守了傑馬勒布爾要塞兩天兩夜,巴軍指揮部認為戰略目的已達到,下令守軍撤退。殘部趁夜色向達卡方向秘密轉移。但此時,傑馬勒布爾已被印軍圍得水泄不通,很難不被發現撤出包圍圈。
果然,印軍第一輕步兵營發現了撤退的巴軍,擋住了去路。巴軍趁著印軍主力尚未趕到,集中火力拚死殺出一條血路,接連突破印軍三道防線,經過慘烈的戰鬥終於殺出重圍,
至此達卡的最後一個門戶已經失陷,整個達卡已經處在重重包圍當中,很快本著客觀中立的英國記者就把這件事告知了倫敦,稍晚時候錫金的大衛也把證實的消息告知白廳,算是驗證了達卡的處境。
在包圍達卡之後,印度方麵開始派人勸降達卡守軍,事實已經非常明顯,孤城一座還能翻盤麼?
印巴戰爭的西部戰場,巴基斯坦的牽製作戰一樣失敗,印度不但成功的防禦了巴基斯坦在西線發起的攻擊,還占領了巴基斯坦的土地。
“十二月二十四日聖誕節。”艾倫威爾遜盯著日曆,忽然想起來了五星天皇的一句名言,看來這一次戰爭是很難維持到一九七二年了,真是可惜。
這一天,巴基斯坦在達卡的守軍對達卡關押的犯人進行了清洗,抹除這些人存在的痕跡是唯一目的,因為這些人出獄的話,有可能會成為指認他們鎮壓孟加拉過程中的罪行,一了百了是這一次行動的目的。
民族解放軍、孟加拉步槍團、孟加拉解放力量、民族人民黨和其他準軍事組織和民兵。
抵抗運動的成員學生、工人、農民、民族主義者、左翼份子、激進派、倒戈士兵警察,以及包含教授,記者,醫生,藝術家,工程師,作家等的知識分子,全都處在處決範圍之列。
接到命令巴基斯坦士兵開著坦克,帶著重型武器挺進了達卡大學。師生們在睡夢中驚醒,校園裏響起了槍聲和哭嚎。為了盡快控製校園,軍方直接進入宿舍開始“無差別”屠殺,讓學生們永遠閉上嘴。
這一次清洗的目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知識分子。狹義上是反對西巴的敵對者,廣義上則是孟加拉族的所有知識分子和精英階層。
達卡大學這座英屬時期就建立的大學,在全世界也負有盛名,和加爾各答曾經是一戰之前英國統治的核心地帶,這一天卻受到了血與火的煎熬。
做好了一切之後,東巴基斯坦守軍統帥尼亞奇,派人出城和印度最新的第九十五旅旅長進行談判,雙方進行了談判,同意停火,接受印方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兩軍代表在降書上簽字,尼亞奇隨後下令,東巴的巴基斯坦軍隊放下武器向印軍投降。
東巴基斯坦全境被攻占,這個消息如同暴風一般傳遍了印度全境,廣播、報紙、甚至口口相傳,充滿了對英迪拉甘地的讚譽。
印度人民同盟也就是莫迪老仙所在政黨的前身,也刊登領導人的公開講話,認可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的恒河女神,對整個印度具有不可動搖的絕對權威,而印度人民同盟堅決支持英迪拉甘地的一切決策。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全國一片死寂,報紙上刊出大幅黑框的標題:東巴基斯坦,我為你哭泣。
打著報道印度軍隊英姿名義的我大英記者,也驕傲的挺起胸膛,跟隨著印度軍隊進入了東巴基斯坦的首府達卡,也許要不了多久,它的前綴就會變成孟加拉國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