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2 / 2)

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在進出口中的比重均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燃料、礦砂和金屬,那麼,其進出口的比重則要占一半以上。

鑒於在貿易上的互補性,以及在兩次黃金購買糧食上的合作,加上當前執政的工黨政府,哈羅得威爾遜首相對蘇聯並不排斥種種因素。

英國在緩和戰略上采取了實質性的一步,為蘇聯提供兩億英鎊的貸款。

貸款是蘇聯東歐國家利用外資的重要形式,也是這些東歐國家獲得外資的主要來源。通過貸款形式獲得的外資,蘇聯一般用於大型的建設項目,包括用於開發東部地區的資源,用於那些決定科學技術進步的部門以及用來加強對現有企業的改建和技術改裝等。

如利用西方國家的貸款,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加快了蘇聯東部地區資源的開發,解決了一些開發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雙方敲定了貸款,蘇聯則提出補償貿易方式,這是源於孟加拉重建上引申而來的貿易方式,蘇聯同英國簽訂補償貿易協定主要集中在下列兩類:一類是用天然氣和石油換取鋼管和設備,另外一項則是用產品換設備。

一月底巴黎,美國連同河內方麵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複和平的協定。

為保證協定的執行,根據參加巴黎和談各方建議,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匈牙利、印尼、波蘭、加拿大、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和越南共和國從二月起在巴黎召開關於越南問題的國際會議。

同一天,英國和蘇聯公布了關係經貿領域發展的共識。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複和平的協定墨跡未幹,美國就找上門問英國是不是要投共?

外交大臣帕特裏克和美國方麵進行了一次深談,以當前的局勢,自由世界不得不讓對手暫時放下敵意,這樣才能迎來調整的時間。

闡述了緩和是當前的大勢所趨,外交大臣帕特裏克馬上倒打一耙,詢問美國是不是已經事實上接受了和蘇聯二分天下,如果真的要東西二帝,那對歐洲國家來說是一場天翻地覆的震動,可能會有一些意誌不堅定的國家,升起投蘇的念頭。

國務卿威廉·皮爾斯·羅傑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些意誌不堅定的國家可能會升起投蘇的念頭?現在就英國看起來不可靠。才剛剛簽訂了蘇聯的經貿發展協議。

“他這個國務卿是徒有虛名的,在外交工作上就是一個橡皮圖章,被基辛格排除在核心圈之外。”在得知了美國方麵的不滿之後,艾倫威爾遜專門來找外交大臣帕特裏克,指出了羅傑斯的尷尬處境,“連尼克鬆訪華這麼大的事,都是基辛格在發揮作用。我看他遲早會辭職,不會繼續做這個有名無實的國務卿。”

“當然,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我們會給國務卿足夠的禮遇,詳細的闡述緩和戰略的意義,至於他是否接受,倒也不是很重要。”

你美國都能輸越南了,難道英國還不為了歐洲的安全虛與委蛇麼?這都是為了大局著想,還不是因為美國沒打贏,不然英國用得著這樣?

“不過羅傑斯確實抱怨了,英國應該在戰爭當中給予美國更多的支持,從孟加拉的事上,華盛頓認為英國做的還不夠多。”外交大臣帕特裏克歎了一口氣,轉達了美國對英國的不滿。

“那不是多了一具屍體?美國一個國家輸了,總好過兩個國家一起輸。”艾倫威爾遜一副我大英不吃這套的口吻道,“尊敬的大臣,避免在一些明顯沒有價值的地方使用武力,一直是英國在外交領域上的傑出體現,我們不是美國,總是去打無謂的戰爭。”

艾倫威爾遜讓外交大臣相信,緩和戰略是對的,使用一些貨幣上的政策促進緩和,並不是不可以接受。再說了,美國不也是在糧食上給了蘇聯優厚的貸款?有什麼資格現在過來指責英國?

哦,就算是製裁,也是歐洲必須緊守底線,美國就可以展現靈活的製裁態度是吧?成本英國負擔,賺錢美國來?

“首相也是這麼說的,我們當然不能同意。”外交大臣帕特裏克堅定的回答道,心說內閣秘書長的看法和首相這麼一致?

那當然,因為在見外交大臣之前,艾倫威爾遜不是首選去和首相進行商量麼?不然哪有這一次的經貿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