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鈍刀子割肉(2 / 2)

“確實讓我們的敵人緩慢衰落是最好的。”撒切爾夫人點頭,她也同意溫水煮青蛙的戰略,認為這樣的戰略更為穩妥。一旦激化矛盾,華約畢竟是一個和北約兵力的武裝集團,就算是自己打內戰,也足夠令西歐這邊膽戰心驚了。

艾倫威爾遜點頭,他知道歐美在冷戰末期,最怕的就是地圖頭步伐過快,導致蘇聯內部的保守派掀桌子,一個配備好幾萬顆核彈的國家,要是打起來內戰,就算是知道和自己無關,那也足夠令人心驚了。

在記憶中的世界,薩達姆就曾經和多國部隊作戰的時候,還不忘記用飛毛腿攻擊以色列,以色列不也罕見的沒有激化事態麼。

誰都怕一個垂死掙紮的國家豁出去找人墊背,而英國其實還真的碰到過這樣的事。

奧斯曼帝國就是這樣的例子,截止到一戰之前,奧斯曼帝國已經丟掉了三百萬多平方公裏的國土,接近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七十。世界大戰一開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就知道,奧斯曼帝國一旦戰敗整個民族都有消失的危險。

奧斯曼帝國垂死掙紮的操作,還真就把英國打的夠嗆,連同把世仇帝俄拖死了。如果帝俄不崩盤,奧斯曼帝國就真的戰後隻能被擺上餐桌。

“我們總不能認為,蘇聯比奧斯曼帝國更弱小對吧?其實這件事上,可以和華盛頓方麵好好商量一下。”艾倫威爾遜就喜歡在這種沒什麼利益的事情上,捍衛英美特殊關係。

撒切爾夫人平時去美國比回家都勤,這一次倒是可以去一趟,艾倫威爾遜也可以借此看看自己裝病的時候,忠實的白廳有沒有被摻沙子。

“這倒是少見了。”撒切爾夫人有些驚奇,“是不是病了一次,念頭通達了?”

這確實是撒切爾夫人的想法,如果蘇聯從此不再成為一個威脅的話,那麼北約會何去何從,它當然肯定還是要存在的,畢竟美國也不願意北約解體,英國其實也不願意,北約出現本來就是英國要捆綁美國的產物。

就算是華約不在了,蘇聯本身也比英國強大,英國不具備獨自麵對蘇聯的國力。

關於北約的未來,撒切爾夫人還是想要和布什談談,雖然英美特殊關係上她已經看透了老布什,並且對德國下手也是有對布什示威的想法,但在更大的層麵,英國還是要保持和美國不紅臉。

撒切爾夫人少見得到了白廳的支持,開啟了這一次的訪美,艾倫威爾遜建議等等科爾的反應,他覺得科爾不會在統一問題上輕易妥協。

如果科爾不妥協,軍演不是不可以延長,撒切爾夫人想要推卸責任,證明自己不是壞人的時候,就可以去訪問美國了。

與此同時,本次海陸軍演仍然在進行,萊茵集團軍接管了漢堡的波羅的海油氣管道的設施,當初英國強烈建議必須在英國在漢堡駐軍營地附近登陸,就是為了這一天做準備。

不管科爾是承認還是不承認,整個聯邦德國的油氣管道,已經全部被英國人給掐住了。

內閣會議上,大臣們正在商量,如果科爾就不妥協怎麼辦?有人提議掐斷德國的海外運輸線,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堅決反對,“這就是純粹的戰爭行為了,我們不能這麼做。同樣也不能掐斷伽利略係統導航,這是我們手中和美國定位係統競爭的導航係統,之所以在歐洲國家當中占據了最大的份額,就是因為歐洲國家還是願意相信英國,不會對歐洲國家下手。”

艾倫威爾遜堅決反對在海外運輸線動手腳,導航切斷也不行,英國指望著這個係增加影響力,“尊敬的大臣們,製裁不能以反噬自身為代價。我們不如期待聯邦德國的工業資本,讓科爾明白事態的嚴重性,我聽說科爾的民調已經下降了。”

現有的牌可以繼續打,但英國不能和德國人互相捅刀子,這種特別軍事行動的歐洲行為,他是絕對不能做的。

和俄羅斯對著放血,俄羅斯從人均一萬變成人均五千,然後歐盟三萬變兩萬?一萬五?通脹暴漲,工業遷出,以後呢?西歐種出來的土豆比俄羅斯土豆大,是怎麼著?還是種出來的土豆一樣大,歐洲就能賣十塊錢一斤?

采取更多的手段,美國也不會坐在一邊看著的,現在老布什就已經認為英法兩國有點不把當世大帝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