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 紙上談兵(2 / 2)

“不僅僅如此,對於地理環境的了解和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就會被伏擊!

而在種種戰例之中,被伏擊的軍隊,極少有能夠鎮定反擊的,基本上都會陷入指揮不靈的狀態,然後崩潰!”徐子陵提出了一點。

陳玄點頭道:“這就是道地將法五事中的地!為將者不熟知地理,能勝利者幾稀!”

“師傅,起來,那趙括當年指揮的長平之戰,墮入白起的陷阱之中,被困於太行山的山嶺之間,終究兵敗身亡,可真是紙上談兵。”寇仲又想起一個書經常提起的事例,嘲笑道:

“正如那諸葛丞相一世英名,毀於馬謖之手。”

“馬謖是真的紙上談兵,可趙括並不是。”陳玄搖搖頭,出了一段分析,讓兩人瞠目結舌:

首先,秦國有川蜀作為額外的糧草基地,糧草相對充足,前後數次征發兵員,總共六十萬,趙國兵力略少於秦國,也有五十萬,以此推算,卻也難以持久抗衡下去。

也就是,當年廉頗相持的戰略,雖然穩重,可是國內已經接近斷糧,遲早會糧盡兵敗!

戰爭一向是為了政治目標服務的,在國內都要斷糧的情況下,廉頗依然頑固地不肯更改防守的策略,趙王難道還不能換將,或許就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呢?

沒有人是傻子,明知必敗而不選擇改變!

趙括出兵攻打秦軍,屢戰屢勝,這其中,秦軍的傷亡不可謂不大,當年長平之戰結束之後,秦軍傷亡過半,大約三十萬,以至於無力繼續進攻趙國,白起建議收兵。

秦王心有不甘,也換將攻打,結果吃了個大敗仗!

這其中,你們可以想象一下,趙括帶著相對弱勢的兵力衝殺,麵對的是戰國百戰百勝的絕代名將白起,依然將他打得傷亡過半,這是什麼樣的統帥能力?

史書記載,斷糧之後,趙括十數次親自帶兵衝殺秦軍防線,最終被秦弩穿身而亡,在他死後,十萬趙兵投降,最終白起考慮到秦軍傷亡太大,難以看管,再加上秦軍自己的糧食也不足。

為了徹底毀滅趙國的戰鬥力,就將他們一起坑了!

陳玄看著雙龍,淡淡地問道:“這樣的話,你們還認為趙括是紙上談兵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趙括不敢更改君命,自然還是將略不足,不通太行山地形,被白起築起關卡困在山中斷糧,是不識地理!”寇仲搖頭,還是看不起趙括:

“到底,他還是敗光了趙國的國力,以至於後來趙國就此一蹶不振,他就是其中的罪魁禍首!”

徐子陵聞言,搖頭道:“我若是趙王,絕不會用一個敢違抗自己命令的將軍,這樣的將軍,就是再能打,遲早也會造反!”

陳玄笑道:“所以,想要百戰百勝,首先就得不受限製,項羽就是占了這一點的好處。

韓信一開始能夠不斷打勝仗,是因為劉邦無人可用,隻能信任他。

到得後來,他進了齊地,兵力甚至更強於劉邦,劉邦就心裏發憱了,輕騎入營,奪了韓信的兵權,到底,還是韓信根基不深。”

“我明白了,師傅,我若是起兵,一定要自己帶兵打仗,絕不能受製於人,再英明的皇帝,始終不是自己,會完全信任人。”寇仲的虎目之中露出了一絲精光:

“甚至,越英明的皇帝,猜疑心就越重,越看不得能打勝仗的將軍!

與其將來做一個妒賢嫉能的皇帝,何不將自己培養成百戰百勝的戰神,這樣,手下自然服氣,我也不會猜忌手下,誰若是不服,我打到你服為止!”

“哼哼,這個想法是好的,好像前秦的苻堅也是這麼想的,然後帶著被他打服的百萬大軍,在淝水一敗塗地,不但丟掉了勝利,還丟掉了自己的腦袋,丟掉了自己的帝國!”陳玄嘴角露出了譏誚的笑容:

“一個上位者,能打仗,是必須的,但隻需要打贏幾場大戰就足夠了,不必與下屬爭奪功勞,而是要注重思想建設,建章立製。

寇仲,你要記住,隻有將所有人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的忠誠!

否則,在你的武力下,縱然暫時不得不表示臣服,一旦你稍有不順,便是變生肘腋的時候到了,到那時,苻堅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我明白了,多謝師傅的教導。”寇仲點頭,然後迅速撓頭:“可是用什麼利益能夠將大家與我綁在一起呢?金錢還是美女?我哪有那些門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