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索索存在著一些無法窺破的障礙,很少有人能在問題之外看待問題。
無論是向著大臣還是向著皇帝,甚至向著改革中的某個政見都會掉坑裏。
眾皇子一時間都陷入沉默,夏夫子也不著急老神再在的坐在講台上。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天聖公主李倪聖,她並沒有回答問題,而是說道:“夏先生,雖然是父皇考究,可是我們兄弟姐妹,對此事也隻是知其事,卻並不清楚它的詳情。不知道我們可不可以互相討論討論,在做回答呢?”
天聖公主從小聰慧,突然說出的話,即使是夏夫子也楞了神,他隻好回答道:“陛下倒是沒說不準。”
“那就謝謝先生啦。”三公主滿臉笑意著說道,還回頭對著兄弟姐妹們使眼色,好像再說‘快抄,要交卷了’。
李健城眼睛抽了抽,嫡係家三姐妹倒是在好好討論,老大、老二、老三就各懷鬼胎了,老四想著怎麼蒙混過關。
李健城能找誰商量?他悄悄回過頭去。
這小九絕對是個潛力股,別看這丫頭不顯山不漏水的,對待問題倒是特別敏銳。
她並不怕得罪什麼人,反正她這種處境還能怎麼糟?李健城見她已經提筆開始寫‘卷子’了,對這個側著身子看她寫字的七哥她也沒介意。
她寫的還不是一般的題目,直接拿了神景帝吏治整治,對貪腐方麵的一個條目來寫的。
可以看得出這丫頭平時也有做功課,不然也不能提筆就寫,肯定平時就想過很多。
據李健城分析小九的這種純粹性格,應該是比較對他那個多疑父皇的胃口地。
因為無論你想著不得罪誰去寫這篇文章,最後肯定會被神景帝做個批判,對神景來說,這些皇子們終歸是稚嫩的。
而且整個考核明顯隻是神景帝心血來潮想考考孩子,越顧及對神景這種明君來說肯定越扣分。
“這個不對。”李健城在李伶聖寫了洋洋灑灑大半篇的時候忽然出聲了。
李伶聖停下了筆,倒是沒有生這個討厭七哥的氣,而是說道:“七哥有何指教?”
見對方態度誠懇,李健城笑著說道:“孺子可教。說時、論政,不可不言大勢。比如你對貪腐的看法,沒有大勢就隻是你個人的看法,而你父皇政治針對的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李健城的話聲音不大,但從不收斂的他聲音也不小,大夥都聽到了。
課室裏一時安靜了下來,旁邊的小八更是豎起了耳朵嘀咕道:什麼叫,你父皇?
李健城並不在意別人都注意到他,李伶聖雖然有察覺到,但這是七哥自己的決定,她並不準備教李健城怎麼做人,而是接著問道:“何為大勢?”
來自二十一世紀末的李健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倒是並不困難,他自有一番見解。
他說道:“你記住,所謂大勢。始於簡,盛於繁,而終於一。一件事情的開始起始於簡單的結構,想要興盛就得有它能適應普羅大眾的繁華理由,而一旦這種繁盛的原因開始統一、單一,它也就開始走向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