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朝廷黨派(1 / 2)

夏柏涵非常的疑惑,七皇子李健城表現出來的見識非常的出乎他的意料。

天地大勢始於簡,盛於繁,而終於一,這句話,他越品越不一般,這絕不是李健城這個年齡的人可以說出的話,這到底是誰說的,又是誰教他的呢?

夏柏涵很疑惑,但也僅僅隻是疑惑,李健城太浪了沒有皇家的沉浮,他會如實的向皇帝進行彙報。

大曌二六零年也是神景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轉眼間時間過去三天,陳皇後以小誕的名義突然在這天設宴,宴請群臣。

張世榮案件爆發後,朝廷內外局勢非常緊張。

在神景帝眼中,整個朝廷可以分為兩個派係,一派是他新政期間提拔起來,把持了內閣的維新派。

維新派因為早期有神景帝的支持,以內閣權力為核心在曌庭中央權力中,占據主導地位,枝繁茂盛是實權派係。

另一派則是以宗親、氏族、地方學派為體係的朋黨一派,這一派的關係及其複雜,與維新派也是密不可分,但是他們之間也有明顯的差別。

這些朋黨派係內部也分為大大小小的係列,他們是根據政見的不同選擇來支持或者反對維新派的,簡單來說他們代表的是地方團體的利益體係。

這些朋黨派雖然不比維新派的實權大,但是他們樹大根深,絕不是好相處的。

王文閣就是地方學術派係中的一員,他與內閣首輔方鏡儒有著天然的敵對關係。

方鏡儒一生的經曆非常傳奇,他是成樂年間的進士,早年並不受用。

方鏡儒的出生也非是名門望族,雖然家傳是三代書香的讀書人,但在真正的氏族眼裏,就是個寒門子弟。

可是方鏡儒眼光毒辣投資早,與神景帝相交莫逆。即使是現在,神景就算不信任維新派,但這也並不代表神景帝懷疑方鏡儒的忠誠。

方鏡儒是維新政治的主要推手之一,隨著他的崛起使得維新政治的主要思想被傳播廣泛,這個思想是反對舊學派的老舊,主張讀書人應該多接觸實用技術,參與到社會各行業當中去,這係進步思想,因為方鏡儒的關係在業內被稱為方學派。

而王文閣他是屬於,崇尚禮教關係,認為君子當持,社會關係禮儀尊卑要明確化,比較靠近心學、理學的那種思想方向,這在大曌是非常有市場的,這個派係的能量非常的巨大。

所以即使得罪的是當朝閣老,內閣首相,他也不虛。這幾天他在朝堂上,例數內閣把持賑濟多年,儼然已經形成了一條貪汙鏈,毛頭直指方鏡儒仿佛要將整個內閣打垮。

維新派把持內閣、中央朝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不是靠嘴就能噴倒,而且由內閣經辦賑濟是從先皇開始的,並不是那麼容易搬動。

雙方唇槍舌戰隨著張世榮押解進京被打入天牢,變得更加緊張。

想要審判張世榮也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戶部尚書陳坤在張世榮進京前緊急拜訪了陳皇後,第二天就傳出陳皇後做壽宴請文武大臣的事。

李健城一大早就被叫醒了,小杏兒通過幾天稍微熟悉了李健城的脾氣。她小聲對李健城說道:“殿下,今兒個一早,坤寧宮就有人來了。您得去皇後娘娘那裏請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