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張維麵聖(1 / 2)

李倪聖笑著告狀說:“今天夏夫子,特地準備了很多考題,似為七弟準備,結果今天七弟沒有來上課,也沒有告假,夏夫子很生氣,卻罰了我們和他同休。”

神景聽得古怪,這夏柏涵罰眾皇子和李健城同休,確實很有意思。

李健城最近很出名,無論是音律還是詩才,夏柏涵這麼處罰,大意是指他恃才傲物了,罰了眾人和他同修,大概是在告訴那個逆子,你沒什麼了不起,眾人都和你持平。

可是,也不知道這個道理,李健城到底能不能知道呢?

“有這回事,那逆子,做什麼去了,難道睡過頭了嗎?”神景說著有點生氣,他可是很嚴格的皇帝,皇子懶惰是他所不喜。

“那到不是,我差人去問過,結果七弟並不在宮中,他侍女直言,說是出宮去了。”李倪聖打起小報告來那可是一五一十全說了。

“混賬,好大的膽子,未經許可擅自出宮。”神景有些生氣,結合李健城的詩樂,這個浪蕩子的形象讓神景血壓有些升高了。

就在這時候,通報的太監進來道:“陛下,慕容修協同張維,張學士,求見陛下。”

神景一聽,就把李健城的小事放下了,李倪聖也恭敬的站到一邊去,慕容修沒有什麼好說的,張維的到來就不簡單了,事實上神景也一直在等著張維來見他。

“宣!”

隨著神景的宣見,慕容修和張維進入到了神景的禦書房。

慕容修走在前麵,跟在他後麵的,正是張維。

張維是個年近六旬的老者,滿麵風霜,和神景預料想象中的老酸儒人形象大不相同,這人可精氣神十足,生活氣息也非常[1]的明顯,完全不同神景印象中的一般儒士,他同慕容修一同參拜了皇帝。

慕容修率先開口介紹道:“陛下,臣攜張維,張學士前來見諫。”

“臣,張維,參見陛下。”張維跪地朝拜。

“噢,這位就是名滿京城的張先生吧,張先生進京辦學的事,朕已經聽說了,若有什麼難處,盡管和朕說來,朕向來都支持禮教。”神景笑著讓二人起身說話。

張維這類人,名聲大,學問高,在這個年代,有名就相當於有權,不在朝廷做事,卻可以幹預朝廷的施為,所以神景不喜歡這類人。

但是在不喜歡,他作為帝王,也得包容這類人,因為他的子民啊。

張維起身回答說:“謝陛下關心,老臣力微,僅能盡些微薄之力,教書育人,愧對陛下聖恩。”

神景聽了張維的話微微皺眉,慕容修見此站出來道:“張先生,陛下威加海內,你我都不過是以綿薄之力助陛下牧民,您有何難處,盡管說與陛下分明。”

慕容修非常的了解神景,神景不喜歡虛偽的客套,他的實幹性主觀就造就了他對張維這種學術派的人不感冒。

張維得了幕容修的提醒,他直接拿出一個冊子,說道:“自朝廷頒布新科律令以來,臣一直在此方麵調研,曆時一十五年,臣自民間學子親身經曆,從讀書到科舉,新科律令之功效、改變以及衍生的民生變化,臣從三十二名不同學子身上,觀察總結了三十二條利弊不等的效用,編輯成冊子,特轉呈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