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謀婚(1 / 2)

李逸自宮中與太後相謀約一個時辰方才出宮又去拜見了小皇帝,不過盞茶功夫便辭駕回府。

至晚間,有耳目報與董卓,董卓心中不覺猜疑,正思量間,忽下人來報,中郎將李逸前來拜見司空。

董卓不由一愣,稍加思索便開口吩咐道:“命人去喚我兒奉仙,與李儒前來,讓他二人在堂後侯著。再將李逸請至客堂,待老夫整理袍冠便來見他。”下人忙應命去了。

李逸被帶至董卓府中課堂,跪坐不過片刻,便聽內堂中有腳步傳來,未見人影便聽董卓哈哈大笑道:“哈哈哈,老夫慧眼識珠,早料李孟嚐乃青年才俊,允文允武,前途不可限量。”邊說邊自後堂轉出董卓那肥胖身軀,身後仍跟隨了數名親隨。

李逸忙立起身來,朝董卓深施一禮道:“末將李逸拜見董司空當麵。”

“哎呀!孟嚐不必多禮,”董卓伸出肥胖大手虛扶一把道:“孟嚐乃天子近臣,更是誅殺張讓段矽,奉迎天子聖駕回宮,今又剿滅冀州黃巾亂賊,乃是朝廷有功之臣,老夫有心結交久矣。今孟嚐方回京城,見過太後與天子便來府中見老夫,老夫心下甚是高興。哈哈哈”

“司空言重了,逸不過機緣巧合,偶得些微末之功,幸司空大力舉薦,才得統兵出征,又蒙司空再次褒獎,今日方忝為中郎將之職。司空提攜之恩,逸心中感激必有厚報,今逸奉詔回京,本欲先來拜見司空以表謝意,怎奈擔憂與禮不合,恐惹非議連累司空,隻得先去大內拜見了,直至此時方才上門叨擾,還望司空恕罪。”

“哎,孟嚐言重了,自當日你我共奉皇帝自北邙還都,老夫便與孟嚐神交已久,孟嚐此來,老夫心甚高興,哈哈。”

“司空抬愛,逸心愧之”李逸鄭重的再施一禮。

“來人,擺酒,老夫要與孟嚐把酒言歡,借機商討國事”,董卓笑著問道。

“逸謝司空賜酒厚待。”李逸再施禮拜謝。

二人分賓主坐定,擺上酒來,李逸當即借花獻佛,連連敬了董卓兩盞,不過是說些李逸出征之後事宜。待數盞酒下肚,董卓便開口道:“聞聽孟嚐入宮拜見,太後與孟嚐秘議一個時辰,不知太後有何事詢問啊?”

“不敢欺瞞司空,太後所問不過是出征途中一些見聞,倒也並無多少時辰,倒是逸有私情奏請太後做主,哪知太後不允,逸苦求良久於事無補,不過自尋無趣罷了。”李逸故作惆悵道。

“哦?不知孟嚐欲求何事?太後竟不允準?可否相告?若是孟嚐欲求升遷調任之事,老夫倒是可代為安置。”

“司空厚愛,逸心感激。若是求升遷調動這等朝政任用之事,逸何求太後?不提也罷!徒增煩惱,惹司空恥笑罷了。”

“哎?孟嚐此言差矣,既非朝政之事,孟嚐能有何事與太後私下密議良久?老夫聽聞期間太後數次動怒,不知可有此事?”董卓雙目穆然一寒,沉聲問道。

“司空果然耳目通天,確是遭太後辱罵,既然司空見問,逸便如實回複。”

“願聞其詳!”

“司空也知,逸出身低賤,本為奴營死士,幼時便征選禁軍,幸被欽選隨侍當今皇帝。今機緣巧合偶得寸功,蒙司空保舉忝為朝堂臣屬,逸已過雙十,尚未娶妻納妾,隻因自慚出身,恐日後子孫也遭恥笑,便欲求太後做主,能娶得一皇室之女為妻,也好為後人搏一個尊貴之名。哪知太後不允,竟責罵逸癡心妄想。足足罵了半個時辰,此時想來逸仍氣憤難忍。”李逸一臉怒色,也不舉杯邀董卓同飲,自己悶聲連喝了三杯。

“哈哈哈,老夫還謂是何難事?孟嚐無憂,此事又有何難?老夫可助孟嚐得償所願。休說一皇室女子,便是當朝公主,縱後宮妃嬪,老夫也必為孟嚐求得。”

李逸聞言,一臉驚喜,起身向董卓拜倒施禮道:“司空此言當真?若司空能成全,使逸能澤及後人,日後逸必厚報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