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男孩聽了葛榮舉的話,眼有些發濕,激動得臉發紅,不知說什麼好,就又說一句:“叔,你真是好人!”
葛榮舉被誇得不好意思:“哎呀!好啥好?不過,有一條,幹公司幹了二十來年,沒賺過昧心錢就是了,我這個人好不好,不敢說。我們三洋公司每年給市裏創造一百多萬利稅,隻是為國家做了點貢獻罷了。好了好了,洗手吃飯洗手吃飯,菜都涼了!”
也許葛榮舉們的話說到了一塊,葛榮舉所表達的意思,有些合他的想法,鄉下男孩沒把葛榮舉看成很壞的城裏人,聽葛榮舉的話,就自己去洗手間洗手,準備吃飯。
吃飯時,他連頭也不敢抬一下,也不敢伸筷去夾菜。葛榮舉給他夾一點,他就吃一點,不夾,他就低著頭,慢慢地往嘴裏拔飯粒。
於是,葛榮舉就盡可能跟他多說話,讓他放鬆,讓他大口吃。
“小夥子,老家哪兒?”
“甘肅。”
“今年多大了?”
“十五。”
“上過學嗎?”
“上過。”
“都上到哪?”
“初二。”
“咋不繼續上?”
“沒錢。大(爸)死了。哥哥分開過。”
“那你和母親一起過呀?”
“嗯。”
“電視上不是說農村都富起來了?你們哪兒沒富嗎?”
“叔,富,我還出來打工嗎?電視上說的,那是人家南方一些農村,我們那兒很難富的。”
“會富的,黨中央號召西部大開發嘛。”
鄉下男孩對葛榮舉說的話有些不以為然,覺得很遙遠。歎了口氣,說:“我們那兒就是缺水,地裏種不成莊稼,好多人都出來打工了。”
葛榮舉有些惋惜,又說:“出來打工,那你念的書,不都丟完了嗎?”
“不會丟的叔,我把書也帶來了,一有空,我就看。等掙了錢,回家再繼續上。老師說可以哩。”
葛榮舉對他看看,覺得心裏有些難受,多好的孩子!渴望讀書,卻讀不成,而城裏許多孩子,天天要家裏人逼著讀,這到底是貧富差別造成的?還是城鄉差別造成的?還是經濟的失衡?教育的反差?葛榮舉也不知到底怎麼看這個問題。就說:“孩子,有看不懂的地方,星期天,你拿到我這兒來,我家女兒上初二年級,她以教教你。”
鄉下男孩聽了很激動。一激動就更加拘謹,葛榮舉跟他說了這麼多話,並沒有使他緊張的情緒鬆弛下來,反而越來越感到不自在。尤其聽到葛榮舉家有女兒上初中,他臉上更有一種同齡人的自卑和委瑣。
哎!一個多好的小夥!要是命運對他公平些,將他安排在城裏,將安排在一個交得起學費的家庭,他同樣就是一名優秀的城市中學生,或許也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大學生。
鄉下男孩聽了葛榮舉的話,眼又有些發濕。又說一句:“叔,你真是好人!像叔這樣的城裏人畢竟很少,十個當中也難有一個。多數城裏人,看不起我們鄉下人。我覺得城市人對我們鄉下人越來越沒有感情。哎!鄉下人在城裏掙一點錢,也真不容易!還被人家看不起。明年,不想來城裏幹了!在家做農活,就是窮一點,可以揚眉吐氣。”
葛榮舉望著鄉下男孩滿臉的自卑,想幫他改變命運,讓他繼續在城裏尋找下去。因為在這裏,改變命運的機遇要比鄉下多得多。就跟他講了這麼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