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如願(1 / 2)

楊濟肯幫忙,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王思柳將自己的計劃簡單同他講了一遍,讓他心裏有個準備別露出馬腳。

這事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讓楊濟回家跟四老爺楊珖打聲招呼,說是王思柳打算資助兩個學業出眾、人品敦厚的貧苦學子繼續讀書,而這兩個人自然就是顧桐和假扮成顧桐遠房表親的王思柳。

有王思柳這個外甥女擔保,四老爺肯定不會起什麼疑心,頂多就是要見一見本人,考察一下這兩兄弟的功課,王思柳肯定是不會露麵的,但是會將自己做的文章讓顧桐帶到楊家,讓楊四老爺過目。經過李舉人的悉心教導,又有諸多飽學之士日日為期刊揮毫潑墨,王思柳每日浸染其中,自然受益匪淺,因此對自己的文章還是有幾分底氣的,而顧桐的學問很紮實,不論四老爺如何考問都挑不出毛病,說不定還會對他另眼相待,如此一來他二人也就蒙混過關了。

說通了楊濟,王思柳找來了顧桐,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她以為顧桐知道這個消息後肯定會願意配合她的,可誰知竟遭到了顧桐強烈地反對,他說王思柳為謀私利,欺瞞師長,不是君子所為,一介女流,混跡於男子之中有失婦德,敗壞禮儀綱常。任憑王思柳怎樣威逼利誘,顧桐都不肯與她為伍,氣得王思柳都想動手打人。

事情進展得不順利,王思柳隻得先把楊濟打發回去,等她想到了替代的法子再讓人傳信兒過去,可是沒過幾天,顧桐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他看見王思柳跟一個叫袁明禎的人來往密切起來。

說起這個袁明禎,顧桐一點都不陌生,此人也算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隻是這品行就不敢恭維了,他平日最愛流連煙花之地,風流韻事層出不窮,但凡是有些門第的人家都不願與他過多交往,生怕被他鑽了空子,害了自家女兒。可就這樣一個名聲惡劣之人,王思柳一個沒有長輩教導看護,獨居於此的大姑娘,不但不避諱,反而把他奉為上賓,這讓顧桐怎麼都想不通,他甚至暗暗著急,生怕王思柳被袁明禎花言巧語迷了心竅,誤了終身。

對於王思柳,顧桐從心裏是感激的,若不是因緣際會認識了她,他恐怕再也沒有機會讀書了,而是徹底變成了一個農夫,麵朝黃土背朝天,每日為生計奔波,為錢糧犯愁,是王思柳為他的生活打開了另一扇門,讓他心存希望,懷揣夢想,對於這份知遇之恩,顧桐深深銘記在心中,期盼有朝一日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而現在對於無權無勢的他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守護在王思柳身邊,極盡所能地照顧她、幫助她,不讓她受到絲毫傷害,因此,對於袁明禎的出現,顧桐從心裏反感和厭惡。

袁明禎幾乎每天都要來王家大院報道,不幾日就和府裏的下人們混熟了,他這個人能言善道,口才極佳,又有些才學,因此身邊總是圍了一群人,聽他侃侃而談,而他每次的話題又總是離不開王思柳,內容無外乎就是王思柳欣賞他的才華,愛慕他的學識,癡迷他的風姿,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成為這座府邸的主人。

顧桐每次一看到他曖昧的眼神,聽到那些露骨的話語,氣就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當場撕爛他的嘴,打斷他的腿,讓他滾出王思柳的視線。他不是沒去勸過王思柳,讓她擦亮眼睛,別被人騙了還不自知,可她卻說:反正自己這輩子也沒什麼出息了,既然自己沒學問就找個有學問的陪她說話也好,等她哪天閉了眼,叫顧桐把她燒成灰,撒在‘雙鶴書院’的房前屋後,活著沒來過,死了好歹也留下點痕跡。把顧桐氣得啞口無言,竟不知該怎麼反駁。於是,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顧桐終於妥協了,隻要王思柳不再跟袁明禎來往便同意和她一起去‘雙鶴書院’讀書。

王思柳知道後,並沒有顯露出興奮的神情,而是語氣異常平淡地對顧桐說道:“既然如此,那你準備一下,過兩天去趟杭州城,我明天就讓人給濟表哥捎個信,有他幫忙,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可轉過身去,她不由得長長吐了口氣,腹誹道:你可算答應了,姓袁的那家夥一天要我三兩銀子,這才幾天二十多兩已經出去了,再耽擱下去,我就該破產了,到時候就隻能到書院門口去要飯了。

顧桐肯答應和自己同流合汙,這事基本上是十拿九穩了,王思柳的心情一下變得明朗起來,進進出出都哼著小曲,趁著顧桐去杭州的這幾天,她開始準備出行和善後的事情。她這一走最少也要等到過年才回來,又是這種不能見光的事情,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不管要瞞住多少人,有兩個人不但不能隱瞞,王思柳還必須得據實相告,不然她根本沒辦法脫身,那就是她身邊的兩個大丫鬟——夏荷和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