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紅樓甄賈之謎(二)(3 / 3)

看官你道雨村如何?當下見嬌杏回顧自己便欣喜若狂,紅塵中終有識得的知己。打聽得小童知前麵留飯,雨村便從夾道中走了。士隱彼具眼力,言他必非久困之人,就連周濟也要找個機會,免得這個外來的窮儒難堪,如此小心謹慎!又稱兄道弟,攜手攬腕,真好似迷霧層層,讓人琢磨不透。當下這“嚴老爺”來頭更是不小,家人飛報,士隱也慌了手腳去迎,不能顧暇雨村。忽想起雨村正看那“護官符”,人報“王老爺來拜”,雨村也忙具衣冠去接。“嚴、王”二爺究竟是誰?讓一甄一賈,一慌一忙的去迎接,莫非閻王來此!

嚴老爺出場賈雨村寄居落迫之時甄士隱熱情接交又資銀助物,

王老爺來時賈雨村做官得意之際甄英蓮遇難不救並落井下石。

世態炎涼之景就擺在眼前。這“前歲”來此寺廟的賈化也未有所悟,寺廟乃佛家聖地最能感化眾生,看來這寶葫蘆點化不開賈雨村這鐵石心腸,世道之艱難,難免“馮”冤,真不知如何才能洗就出一幅新模樣!

葫蘆廟,葫蘆雖小內有乾坤,可納大千世界。曹家興衰之事也依葫蘆之樣畫來。但看芹言:“此悲歡離合,興衰際遇之事,則是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空空道人又雲:“其中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看來這葫蘆隱藏的是真“故事”!甄家就住在廟旁,就看他(芹)如何將這真事依樣敷衍出來,莫被他瞞過。可巧這葫蘆裏有“假”,寄居一位賈化不知他如何用假話來賣出這副真藥?正應了,“假作真時真亦假”。

永晝過後月夜將至,中秋佳節家宴已畢士隱另具一席於書房,從夾道步月來至廟中來邀雨村(榮府可有夾道通街?)。側聽,隔牆有耳聽賈雨村對月不懷: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又吟: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前一律是寄語賈雨村自己和回顧之人,後一聯是發將雨村生不逢時不得身平抱負所發感慨,待時而飛!而又引出黛玉和寶釵來。玉在前釵在後至賈府必將依序登場,“求”之難,“待”相易,一字之差是二人在賈府境景的定調寫照。善價,僅為物;時飛,騰達之相乃一宇。

這蕭管玄歌的風流之地明月當頭,甄賈二人杯到酒幹,雨村又寓一首: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清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日月皆喻指帝王,此時月派登場飛彩凝輝,勢力非同一般,人間萬姓所仰追隨者又何止萬人之數,更有在這“日”“月”兩派間觀望,看誰奪得這龍衣寶座?薑襄之此類人或就是此一派之中。中秋之夜是圓得夢想創出另一番基業的開端,中秋之月正與永晝相對應,月光最為明亮光彩照人,是以月派為一方力量最強大的時段,經過漫長的蘊孕和等待,清光所寓的帝王之顏終於顯現,時機已到必要出手,好一幅“日落月上”之景,有對立就有爭鬥何況帝王之位!

此一段也寫出雨村抱負和騰達之兆。

酒席宴前雨村道出被資財路費所困,甄士隱言,“兄何不早言,愚早有此意,隻是兄未談及不敢唐突”。怪了,士隱在當地也是望族雨村不過一窮儒罷了又有何須如此擔心唐突?到底這賈時飛在等什麼,甄士隱在怕什麼?引人遐想。賈雨村自得了士隱所貲財物後,就在日夜交替的五更天進京去了。甄士隱出手闊綽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彼時五十兩可是一筆不可小覷的數目,銀兩之巨;兩套冬衣雖顯周到或是早備多時了。看出甄士隱誠心之助不沾泥帶水,次日酒醒時還想為其寫兩封薦書,此番心意實在是難得,雨村,雨村,你可千萬莫忘!莫學那忘恩負義的湯勤。酒席間甄士隱因賈雨村有騰達此豪邁之情而親斟一鬥為賀,次日三竿士隱方醒而雨村五鼓就進京了,可見雨村好酒量,亦或在士隱之上。賈雨村席間收銀衣之後不過略謝一語,又言“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以事理為要”。此兩處可見雨村不拘小節和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