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導火索(1 / 3)

老王頭能上電視,並不是因為他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也並不是因為人們有多麼懷念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詩句。而是因為下麵的事。

老王頭被好心人送到了縣人民醫院。但是好心人也沒有好到心甘情願幫老王頭付醫藥費的份上。好心人把老王頭扔給醫院就算是履行完義務了。於是,昏迷的老王頭一個人躺在醫院走廊裏的長條椅子上,躺著躺著,就像偉大的馬克思先生一樣永遠睡著了。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們來來回回穿梭於陰暗的走廊。他們一刻不停地為著他們那個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在他們還沒有累死還可以興高采烈蹦蹦跳跳的時候,躺在他們眼皮底下的老王頭棄了他們的忙碌一個人先自永垂不朽了。

老王頭死在了縣人民醫院裏。不是醫療事故治死的。不是因為醫生無能為力治不好而不得不死的。而是因為--他沒有得到醫院裏任何醫生服務生畜生的醫治而躺在冰涼的長條椅子上活活鬱悶死的。最主要的是,背著老王頭去醫院的好心人可以百分百地肯定老王頭在進縣人民醫院之前是可以喘氣的,並且,好心人因為主觀上不想掏醫藥費客觀上口袋裏沒有錢又無論主觀上還是客觀上良心都過不去的原因,主動找醫院的相關負責人以一個完全不相幹的人的最大的同情心懇求了再三都沒有結果。好心人並沒有懇求得多麼過分,隻是希望院方能先把這個再有幾腳就邁進閻王殿的人拉回來,先治,先救他一命,要是後來實在找不到應該出錢的人出錢,他到時候再付掛號費醫藥費手術費也就認了。但是,院方並沒有成全好心人的美夢。院方毫不留情斷絕了一切人想成為新時代雷鋒的可能性。老王頭不治而死。老王頭鼻子聞著醫院的消毒水味腦子裏滿懷著希望不治而死。這就引起眾怒了。這就太不盡人情了。這就涉及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了。縣人民醫院到底醫不醫人民救不救老百姓?丫的,不是他媽的在搞什麼醫療改革嗎?丫的,怎麼改來改去老百姓看病更困難了?丫的,白衣天使怎麼都變成隻認錢不認人的魔鬼啦?丫的,都他媽社會主義的小康社會了,怎麼還有老王頭似的典型案例啊,別說人家資本主義社會,就是以前的封建社會也沒有這樣的啊。

老王頭的死成了導火索。

縣人民醫院到底醫不醫人民救不救老百姓?一群人帶著這個答案很明確的問題去縣人民醫院討說法。縣人民醫院的相關領導卻把這個本來答案很明確的問題說的很模糊很不明確。領導們從十七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精神講起,高屋建瓴,引經據典,一番激動人心的陳詞之後,就又講起了縣人民醫院麵臨的諸多問題,推心置腹,語重心長。末了的意思大概就是,很多事情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事情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然,醫院的大門永遠是為人民敞開的,但是,人民最好還是不要忘了帶著那些印了人民領袖頭像的紙張。那樣,有了領袖的護航和監督,他們就可以拋卻雜念為了使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在和諧社會的氛圍裏,那群心裏裝著問題的一小撮人聆聽了縣人民醫院相關領導的報告又感恩戴德接受了十萬火急匆忙趕來的政府相關領導的肺腑相勸,覺得不能為了一個撿破爛的老頭而影響了國家的建設人民的未來,便自慚形穢樣回家吃飯了。

一個撿破爛的老頭的死驚動了城西經濟開發區裏那座政府辦公大樓內的領導們的關注,是該上電視了。但是,領導們一致認為這條新聞並不有利於和諧縣城的建設,他們決定犧牲在電視上拋頭露麵的機會,不報這條消息而把以前那個主要領導下鄉慰問的新聞重播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