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蓁蓁抱著綠綺回自己的院子。
“女郎,聽說這綠綺是至寶,可我瞧女郎不是很喜歡。”木槿發問道。
蕭蓁蓁回答道:“它的確是把好琴,我也的確不大喜歡它。”
“這又是為何?”木槿被她說得有些糊塗了。
“你可知道,漢代的司馬相如。”
木槿回答道:“略有耳聞。《子虛賦》,《上林賦》,便是我這樣的奴婢,也聽說過的。”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因仰慕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而改名。他曾為梁王賓客,梁王慕名請他作賦,他便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這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讓梁王十分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回贈。”
“司馬相如琴藝出眾,加以綠綺音色美妙,這才成全了綠綺傳世之名。”
“梁王死後,司馬相如鬱鬱不得誌,回到故鄉蜀地。卓王孫得知他頗有聲名,設宴邀他。卓王孫有個叫文君的女兒,因為丈夫去死而歸家。她向來久仰司馬相如的文采,悄悄藏在屏風後窺視,司馬相如佯作不知,而當受邀撫琴時,卻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表達愛慕之情。”
“宴畢,司馬相如又通過文君的侍婢向她轉達心意。於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門,與相如私奔到了蜀地。卓王孫大怒,因為文君違反禮教,不肯理會這個女兒。”
“而司馬相如家境貧困,兩人很是過了一段苦日子。之後,文君勸說司馬相如跟她一起到了臨邛,開了一家店賣酒。卓文君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和夥計一起洗滌杯盤瓦器。”
“之後武帝劉徹在位,對司馬相如那篇《子虛賦》相當喜歡,當時侍奉武帝的狗監,就是掌管天子獵犬的楊得意是蜀人,對武帝說,此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武帝驚喜於是召司馬相如進京,司馬相如向武帝獻上了與《子虛賦》內容相接的《上林賦》,被武帝封為郎官。”
“但多情的司馬相如沉溺在長安的溫柔鄉中,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全然不念及在遠方苦苦等待他的卓文君。他寄了一封十三個字的信給妻子。”
蕭蓁蓁帶著木槿坐在涼亭中,將綠綺放在矮桌上。她微啟朱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就是司馬相如給她寫的信。”
木槿皺了皺眉,“無億?——無憶……”
蕭蓁蓁垂著頭,眼神悠長,“素有才女之名的卓文君怎麼會不明白他的意思,憂憤之中,文君寫了一首《白頭吟》回寄與他。”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蕭蓁蓁緩緩念出這首詩。
木槿忍不住道:“真是一位奇女子!”
“收到這首詩的司馬相如幡然悔悟,將卓文君接來長安,不再提納妾之事。”蕭蓁蓁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