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改變(1 / 2)

想到馬皇後,何雲旗突然又有一個主意。

其實說帖在鄉下的作用並不大,因為好多人不識字,就算寫的再通俗易懂,她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還不如用鄉下人最能接受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於是,何雲旗將自己關起來一個多月,終於寫出了一出戲,說的就是馬皇後憑著一雙大腳幫朱元璋打下江山的事情。

等寫完了戲文,何雲旗又找了一個戲班子在過年前緊急排練了出來。

何家還在孝中,不能宴請賓客,於是賈太太就在過年的時候請了杭州城裏有頭有臉的夫人太太們,共同欣賞了這一出戲。果然,戲文的威力要比印在說帖上的文字要生動的多。

還有人笑道:“看來一雙大腳也是有好處的,不然花木蘭、紅拂女、梁紅玉這些女子們,如何上戰場殺敵,如何能輔佐夫君。”

也有人說:“這類的女子到底是少數,女子還是要以嫻靜為要,在家侍候公婆,養兒育女才是正理。”

此話一出,立即就有人反駁:“這話可不盡然,看看滿清的姑奶奶,哪一個是裹過足的,不說遠的,就說我們大清的孝莊皇後和慈禧老佛爺,不僅能養兒育女,在關鍵時刻也能力挽狂瀾,可見女子並不必男人低一等,為何男子不用裹足,女子卻要將雙腳束縛起來,隻能在後宅裏打轉?”

這一番話說話來,倒引得幾個女人沉思起來。她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女性長輩裹起了小腳,當初也是疼的撕心裂肺,不過這些年下來也就慢慢習慣了,躲在後宅裏相夫教子,跟小妾鬥智鬥勇,根本不用走太多的路,就算是上山進香,也是坐著肩攆上去的。

自然了,身體的一部分被長年累月的迫害著,身體狀況也不會多好,漸漸的,就比男人羸弱了。

難道當初男人逼迫女子纏足,是怕女人比男人強?

有了這個懷疑,再給家裏的女孩裹腳就沒有之前那麼堅決了。朝廷的法令她們也知道,隻是別人沒有執行,她們也不願意做出頭的錐子。

這些夫人太太們出來赴宴大都會帶上家中的女孩們,有的女孩歲數小對這些懵懵懂懂的,有些正準備裹足和一些已經裹上的,乍一聽說朝廷還有這個法令,如同拿到了聖旨,家中嬤嬤再給她們裹足的時候,就拿出這個法令壓人,連家中大人都無可奈何。

已經裹了一陣的再放開,腳總每天天生天長的好看,但卻比畸形的小腳要好看的多。她們心中也是歡喜的。

何雲旗無法知曉深深庭院中的女子有多少放開了束縛天性的小腳,但鄉下的成績是可喜可賀的。賈太太家的剿絲廠有好幾個,天足會的人輪番去各個剿絲廠去做工作,幾個理事也不落人後,紛紛派人去自己的工廠、莊子上做工作,成績斐然。

何明哲也聽說了自己女兒在外邊做的事情,大加讚賞了一番:“這件事做的不錯,天地生萬物,萬物分陰陽,人也分男女,男女分工不同,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何雲旗道:“我也是如此想的,誰又比誰低賤呢?我一想到當初那些男人們為了自己一己私欲,而迫害無辜的女子,我心裏就覺得堵得慌,若我的綿薄之力能改變一些現狀,也不算白白活一場。”

“你要做什麼事情我不攔著你,不過要注意你自己的安危,別將自己置於險地。”

自從何雲旌去了日本之後,何明哲吩咐她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注意安危。

何雲旗還要照顧家人,自然不會將自己置於危牆之下的。

自從從學堂畢業之後,何雲旗的日子過得比上學的時候還要充實,以至於跟江千山的聯係都少了,每次都是江千山寫了信,何雲旗好久才會回一封,引得江千山非常的不滿。

不過他的不滿都不過是個人微不足道的小情緒罷了。

這一年,從開年起,就非常的不太平,不是這裏起義,就是那裏革命,連杭州城裏都動蕩不安。

何雲旗見外邊時局不好,就讓繡坊裏的人關緊門戶,不是必要的事情最好不要出門。而她自己,也應何明哲的要求,減少了出門的次數,就算必須要出門,也會帶上一隊隨從。

這一年的農曆八月,剛過了中秋節,連剩下的月餅都沒有吃完,武昌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革命黨人在武昌發起了武裝起義,這些年全國大大小小的起義都沒有斷過,但都以失敗告終,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革命黨人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