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消極的念頭都會破壞思想和身體的關係。

——艾娜·梅伊·加斯金

我們不會指望你一夜之間愛上自己的身體。我們首先希望你做的是,在照鏡子時注意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大多數人會立刻記住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我的屁股太大了,我看起來好老,我的鼻子不好看,為什麼我的一隻眼睛比另一隻小?這就是大部分人腦海裏循環的內容,我們還沒有發現不講這些陳詞濫調的人。

困在這個習慣裏不叫自我關愛,誠如你所知,這對你是非常不利的。當你和你最好的朋友站在鏡子前時,你會看著她說出這些你對自己說的話嗎?絕不可能!那樣的話,她會哭,而且再也不想跟你說話了。那麼為什麼你認為可以這樣對自己說呢?每當你在商店櫥窗或汽車後視鏡裏看到自己的樣子時,你就會給自己很負麵的信息。

所以,站在鏡子前,試著去改變劇本。一開始會覺得很奇怪,但要堅持下去。通過練習,你會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更仁慈,也不再對自己那麼挑剔。

你知道嗎?在這個星球上,你是獨一無二的。

你能看著你的眼睛,感謝它們為你看到的所有美好嗎?

你那不可思議的鼻子,如此聰明地用它嗅到的氣味和它的呼吸向你的大腦發出信號,並改變你的情緒。

你的嘴!它能表達,它能品嚐,它能啟發你的感覺。

你臉上所有的線條,都是你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記憶。

哦,還有你那瘋狂的身體,獨一無二的身形能帶給你如此不可思議的快樂。受傷時它能自我愈合,不須你提醒,日夜為你呼吸,它讓你遨遊大海、登上高山、感受魚水之歡、分享快樂。想想它每天為你做的事,甚至在你不去管它、你批評它或者希望它看起來像別人的身體時。

看看你的反應,你能仁慈一些而不去苛求嗎?

給予自己更多的關注

你有沒有注意到嬰兒在索要每種東西時都會發出不同的哭聲?可能一種哭聲是表達她想要喝牛奶,另一種是表達她累了,再一種是表達她不舒服。如果你不理會這些哭聲,她們就會哭得越來越大聲,情緒越來越煩躁。如果你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你可能會通過反複試驗,最終了解每一種哭聲的含義。但是,你能辨別出自己的哭泣和含義嗎?你注意過嗎?

當你長大成人後,你不僅用哭泣表達饑餓、口渴或疲倦,還會用來表達情緒。比如你需要愛和安慰。我們有很多按鈕被生活壓製著,但是你能分辨你自己的哭泣嗎?你能表達你的需求嗎?還是你隻會忽略它們?

我們必須像成年人一樣懂得自控。還記得你上一次想哭的時候嗎?如果是在工作中或者公共場合,你可能就必須克製自己,你不能像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號啕大哭,伸出雙臂,期待著別人把你抱起來安慰。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沒能按時吃飯的時候會變得煩躁易怒?如果你喝水喝得不夠,你會不會感覺疲倦、懶散?如果喝了太多咖啡和茶,你會不會覺得心慌不安?

了解身體需求的方法是定期檢查自身,在身體發怒之前,找出你所需要的。

如何檢查自身

今天試著做幾次身體掃描。這種做法非常有力,用不了30秒,它就會給你非常明確的信息。你可能想將其變成一個固定習慣。

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靜靜地坐在地上,閉上眼睛,注意你的身體,感受你的呼吸。你感覺如何?你的能量夠嗎?你的姿勢是什麼樣的?你是否在緊咬牙關?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緊繃著?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有疼痛、不適或緊張的感覺嗎?你的情緒怎麼樣?你想要糖、茶還是咖啡?不要評判,隻須注意。

當你真正注意到自己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想要什麼。你需要喝更多的水嗎?你需要離開電腦,出去走幾分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