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錯誤的知見(1 / 1)

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知見,好比沒有舵的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中不知何去何從,並且可能遭受到滅頂的危險,邪知邪見會使我們沉淪在愚癡無明之中,而永劫不複。涵養正知正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那麼什麼是邪知邪見呢?根據佛經的記載,錯誤的見解有下列五種。

(一)身見

一般人總以為四大五蘊假合的身體是真實不變,因此執持不放,不知道軀體隻不過是一棟房舍,再堅固的房子住久了也一定會朽壞,大限來臨,任何人都必須搬離這所房子。執著於身見的人,往往視有形生命為實有,極力追逐聲色犬馬的娛樂,而不知道人生另外有更高層次的境界。

(二)邊見

所謂邊見就是堅持一端的見解,如堅持世間為恒常不變的常見,斷滅虛幻的斷見;世界有邊的有邊見,世界無邊的無邊見;肉體和靈魂為同一境的同見,互為相異的異見;如來死後尚且存在的有見,如來死後便歸幻滅的無見等偏執於一方的思想,都是邊見。

執持斷見的人認為人生無論行善作惡,最後都將歸於虛無幻滅,死亡之後,一切將不複存在,所以世間的道德倫理沒有存在的意義,隻有及時行樂才是實在的。斷見的人容易淪為縱樂主義。相反的,常見的人認為生命為實體,人死了下輩子仍然會再做人,而不知道生命會隨著善惡業去輪回流轉。不論常見、斷見,或是有見、無見、同見、異見等,都是遠離中道的錯誤思想。

(三)邪見

邪見,泛指一切邪惡見解,舉凡遮無罪福、不信因果、不敬三寶等十種邪曲的見解,都是障礙慧命的邪見。有人對於佛教的因果思想,產生一種乖僻可怕的論調說:既然佛教主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思想,那麼人如果打死一隻蚊子,來世將轉生為蚊子;打死一隻蒼蠅,下輩子將投胎為蒼蠅;我現在隻要殺死一個人,將來一定可以出世為人。

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對於因果業報不能真正地去了解,完全是一種斷章取義、一知半解的詭辯。事實上“種”了殺生業因,必然會“得”殺生的果報,這種“種”什麼,“得”什麼的關係,是不會改變的。犯了這種毛病的人,好比照相,鏡頭還沒有調整就按下了快門,自然把真相弄模糊了。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往往把宗教信仰視為求取榮華富貴的敲門磚,以為祭拜神明,就可以高官厚祿、事事順心,而不知道求財有求財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不可混淆不清。

有位年輕人熱衷於事業,一心想發大財。他聽說王爺很靈驗,隻要到廟裏去懇求王爺庇佑,一定能夠如願以償。一天,天剛亮,他興致勃勃地騎著摩托車到王爺廟燒香祈願。禮拜之後,匆忙地跨上摩托車揚長而去。一路上風馳電掣,好不暢快!得意忘形之際,半路上不巧一頭撞上橋墩,當場斃命。青年的父親聽到這個噩耗,悲憤交集,怒氣衝衝地到了廟宇,指著王爺神像破口大罵:“我的兒子虔誠地祭拜你,你不但沒有感應,還使他喪命死亡,這個沒有靈驗的王爺,今天我非打爛你的神像,拆毀你的神座不可!”

站在一旁的廟祝看情況不對,趕緊上前勸阻:“老先生,請不要憤慨,其實你兒子來禮拜王爺時,王爺感動他的虔誠,也曾想救護他。可是令郎禮拜之後,騎著野狼125的摩托車掉頭就走,速度太快了,任憑王爺焦急地騎著白馬在後麵如何追趕,都望塵莫及呀!”

這位年輕人由於行車速度太快,當然要嚐到超速的因果,怎可把一切的責任推諉給神明,怨恨神明不保佑他呢?世間上有許多不明事理的人,自己違背了因果道理,卻責怪他人沒有幫助他,這些都是愚癡邪見。

(四)見取見

所謂見取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學說是絕對的真理,而排斥他人的見解,固執己見、自是非他,不能容納異己的存在。

有些人明知自己的見解錯誤,卻一味企圖掩飾己非,並且想積非成是,這種以非為是、以邪為正、以惡為善的錯誤知見是非常危險的。

(五)戒禁取見

戒禁取見就是持守非法的戒律、非法的教條,以此為求取人天福報的道具而執迷不悟。有的人自命清高,行為怪誕,蠱惑民眾,敗壞淳樸習俗,更可悲是一些無知的老百姓,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善惡,反而挺身效法蔚成風尚。比方有些人看到某人不食人間煙火,隻以水果或清水充饑,就覺得此人神通廣大、道行高深,崇拜得五體投地,甚至身體力行。其實一個人是不是有道行,並不在於形相上的刻意修為,而在於內心的實際觀照功夫。

錯誤的知見會障蔽我們的智慧,甚至會令我們喪身失命、永劫不複,不可不戒懼警惕。如何去除錯誤的知見,培養正知正見,是學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