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要事業亨通、生活幸福,就要和一切眾生結現世好因好緣,甚至結未來善因善緣,乃至和諸佛菩薩結法緣。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而降誕於世”,這個大事、這個因緣,就是我們現在通稱的“佛法”,也就是佛陀所覺悟的真理。
佛法,和一般的知識學問不同。一般的知識學問,大多注重表麵的詮釋,是名相表解;佛法則注重內涵的透視,是終極、究竟。以我們的手掌為例,從醫學上看,它是許多骨骼、肌肉、神經及細胞所組成;從文學上看,它表現許多風度、姿勢及語意;從哲學上看,它蘊含某些命相、情誼;從物理學上看,它的伸縮蜷曲代表許多運動引力……總之,它是個實體,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東西。而佛法則像X光一樣把它透視成一個空虛的影像,是一種必然腐爛灰滅的空假之相。
再舉例說明:我伸手向空中一抓,從一般的知識學問來分析,我抓到了空氣、微塵,有動作與表相;從佛法來看,卻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因緣和合現象。
所以,人的觀念狹窄而有限,往往阻礙了對事理最終極的大慧光明,世上的一切苦樂都沒有絕對的存在,隻是我們的觀念與想法有分別而已。我們在接受佛法時,要把一般的觀念改一改,由表麵的名相,推極究竟到真如實相,開般若光,播菩提種,三昧法水才會流入我們的心田。
佛經裏有一則譬喻故事:有位老太太經常哭泣,因為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雨傘的,小女兒嫁給賣麵條的做媳婦。這位老太太一看到陽光普照,就憂慮得流下眼淚,擔心大女兒的雨傘沒人買;如果天氣不好,下雨了,她還是哭,因為她小女兒店裏的麵條沒有太陽曝曬,麵條賣不出去,怎麼辦呢?如此每天憂心忡忡,無論晴天雨天,她都在哭,左鄰右舍勸不過來,幹脆稱這位老太太為“哭婆”。
有一天,她遇到一位出家人,問她為什麼天天哭?她原原本本地說出原委,這位師父聽了藹然一笑說:“老太太,你不要難過,我告訴你一個解脫法門,你就不會天天哭了。”
“哭婆”一聽,立刻請問是什麼方法,師父說:“你隻要把想法改一改:太陽高掛的好天氣,不要想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而想到小女兒的麵條店可以曬很多麵條,生意一定興旺。遇到下雨天的時候,你就改想大女兒的雨傘店可以多賣幾把雨傘,生意一定好。”
這位老太太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不但不再哭泣,反而天天高興得笑逐顏開,從“哭婆”一變而為“笑婆”。
我們人人心裏有煩惱的事,有困苦的事,然而隻要像哭婆一樣稍微改變一下,就可以將種種煩惱、困苦一變而為幸福、快樂。這並不需要什麼神通,隻要稍微了悟一些佛陀微妙的佛法,當下體悟通達,在機鋒處一轉一破,自然而然能夠破愚為明,轉癡為悟了。
釋迦牟尼佛當初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等正覺。當流星燦然劃空而過的時候,佛陀到底覺悟了什麼?
他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陀覺悟的真理又是什麼?
是因緣,是緣起。
如果我們能懂得因緣緣起的真理而受用,必定也能像佛陀一般,舍棄這個有漏世間的一切煩惱困苦。經上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人與人之間相敬相愛、相爭相逐、相善相惡……的種種關係,就是“因緣”。懂得因緣,可以了悟世間眾生的運命浮沉,懂得世間生命的緣起緣滅,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會洞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