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碗湯,一壺酒(1 / 2)

想見識見識這裏的北菜,自然還要去別的地方,例如四川,不,你們這裏叫什麼?”

曉青撓撓頭:“成都?有沒有這個地方?”

梅大在她手上寫:“你想去蜀地。”

曉青點點頭:“不止蜀地,我還要去雲……”剛想說雲南,忽然想起在這裏大概沒有雲南這個地名,回頭得趕緊找梅先生尋一份大燕的州府誌來瞧瞧,到底看看哪兒是哪兒,不然,這出去一抹黑,都不知該往哪兒去。

正想著,忽感覺梅大又在她手上寫了幾個字:“什麼時候走?”

曉青想了想:“再過些日子吧,等富春居安定下來,而且,我又收了兩個徒弟,也不能什麼都不教他們就走,太誤人子弟了,更何況,快入冬了,怎麼也得等這個冬天過去再說。”

而且,曉青覺得韓子章不會如此輕易罷休,那個燕和堂的東家劉成,一看就是韓子章的眼線加走狗,本來韓子章就是想挑起南北廚行之爭,讓自己破壞了計劃,自然不會做視。

既然知道自己是師傅的徒弟,他自然不會親自出麵,曉青估計,沒準會派他的徒弟前來跟自己比試,想到此,曉青開口:“梅大哥,你可知道韓子章有幾個徒弟?”

曉青發現梅大知道的事情真挺多,就連韓子章的底細也知道的頗為清楚。

說起來,韓子章這個人也算個北派廚子裏大器晚成的典型,年輕的時候不顯山露水,一直到四十多了才闖出些名氣,五年前跟師傅比試的時候,已經五十四了,如今已近六十,徒弟雖多,大都是後來他當了禦廚之後,依附過來的,做不得數。

真正算得上親傳弟子的,有三個,大徒弟葛順生齊州人,如今也四十多了,頗得韓子章真傳,一手北菜頗為地道,絕活是拔絲一鍋出,。

所謂的一鍋出,就是一鍋油,上麵油炸主料,油下麵熬糖,等到主料炸好了,拔絲也幾乎同時做出來,能做到如此,需廚師把握火候的功力異常精湛才行。

二徒弟崔慶,聽說是韓子章在南邊收的徒弟,精北菜,更精南菜,之前是個南派廚子,後改投了韓子章。

三徒弟顧永成是蜀地人,至於有什麼絕活,倒是沒聽說,曉青暗暗猜測,估計這顧永成該是個川菜廚子。

若是來跟自己比試的話,曉青估計十有八九是崔慶,自己三道北菜贏了北派的廚子,如果韓子章的徒弟用三道南菜勝了自己,也不算落了韓子章的名頭。

不過,一切還得人來了才知道,曉青並不緊張,大大小小的比塞都不知道參加過多少回了,無論是經驗還是應對能力,她都不缺。

而且,曉青發現自己跟這些廚子比試,隻要不出太大意外都能贏,因她學的手藝已經是不知多少廚行老前輩用一輩子的經驗跟努力總結傳承下來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自己的廚藝自然比這些古早的廚子要強得多。

換個角度想,很多失傳的經典菜肴,或許也能在這裏找到,例如賽螃蟹。

雖說現代也有這道菜,但曉青聽爺爺說過,早已不是正宗的做法,至於怎麼做正宗,爺爺也不知道,隻是聽太爺爺說過,這道菜之所以叫賽螃蟹,就是要做到不是螃蟹勝似螃蟹,才得名,後來的做法不過都是像而已,哪有勝似之意。

而曉青卻聽高炳義說,這道賽螃蟹當年有個齊州的老前輩會做,如今卻不知人在哪兒了,倒是聽說花牆街東邊有一家小館子裏賣這道菜,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位老前輩的後人。

曉青聽了頗為動心,本想得空就去瞧瞧,若真能找到那位老前輩,便能找到賽螃蟹的真正做法,也不枉自己來齊州了。

曉青想的好,卻蜂擁而至的食客,讓她根本出不去,因自己跟北派廚子的一場大比,富春居名聲遠播,就如曉青所料,轉過天兒客人就上門了。

之前的老主顧不說,便那些愛吃北菜的齊州府士紳有錢人,也都爭相恐後的跑來富春居,把富春居擠得人滿為患。

偏偏富春居不是尋常館子,並沒有堂食,都是雅室,從裏到外都算下來,也隻有十桌,如今這麼多人來,哪裝得下,。

曉青就讓狗子貼出了告示,以後富春居的席麵都必須提前三天預定,每天隻定把八桌席,如此才算捋順了。

而曉青又一次發現了梅大本事,富春居的事交給梅大,從雜亂無章到條理清楚,隻用了幾天時間,而且,他自己並沒做什麼,隻不過把所有人都安置在了合適的位置上,並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且重新製定了富春居的店規,賞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