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財富,財富有狹義的財富,有廣義的財富;有有形的財富,有無形的財富;有現世的財富,有來世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有大眾的財富;有物質的財富,有精神的財富;有一時的財富,也有永久的財富。
佛教不但重視一時的財富,更重視永久的財富;不但重視現世的財富,更重視來生的財富。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之財,例如健康、智慧、人緣、能力、信用、口才、聲望、名譽、成就、閱曆、人格、道德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其有形的財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視私有的財富,尤重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也就是說,佛教認為真正的財富,不一定是銀行裏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發心、滿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財富。
佛教對於現世的財富,認為要想廣聚財富,必須平時養成儲蓄的習慣,有了收入,能逐漸累積,猶如蜜蜂勤勉地在花叢中穿梭采集花蜜,點滴儲藏,醞釀成蜜而富足。因此,《中阿含經》告訴我們:“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此外,佛教對於財富的看法,首先以“因緣果報”說明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並且“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分別功德論》)、毗舍怯“四事供養”(《四分律》)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不能過分倡導貧苦思想,因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金錢不但是學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佛學院、禪堂、念佛堂、學校、醫院、電台、雜誌社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所以,金錢並不完全是毒蛇,佛經所謂“淨財”、“善財”、“聖財”,隻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裝窮學道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
因此,學道並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缽”、“衣單二斤半”、“頭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自古寺院建築,朱簷碧瓦,雕梁畫棟,富麗莊嚴;亭台樓閣、廊院相接,重重疊疊,幽遠深邃,因此有所謂“佛門淨土”,佛門其實就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一個安樂富有的世界。
是以人間佛教應該重新估定財富的價值,隻要是合於正業、正命的淨財,應是多多益善;隻要能對國家民生、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諸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因為有錢並不可恥,貧窮才會招來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