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的西瓜苗出得不錯,先是肥肥嫩嫩的兩瓣,沒幾天就長出龍爪一般的葉子,青綠青綠的,一朵朵有有碗口一般大小。
南山岔人還沒見過這樣的作物,路過的人總要好奇地打量一番。他們中有人早就聽說過 “西瓜”,據說這是胡人的甜瓜。瓜瓤紅得像人血,瓜皮上還有大蟲皮毛一樣的斑紋哩!
一到夏天城裏會有口外的商人用牛車載著埋在瓜蔓裏叫賣,一顆差不多五六十錢。這個價錢布衣百姓哪裏能吃得起,隻有官宦人家才可以享用。
甜瓜才是南山岔人最熟悉的瓜。甜瓜苗長得更快,瓜蔓一探出頭就連米晝夜向四麵八方瘋長。深綠色的葉子毛絨絨的,長滿了小刺。
老大挑來兩大木桶井水,用木杓洇瓜窩,江濤和老伯到河灘裏挖了兩麻袋細沙,趕著毛驢馱到田頭。
江濤揋了幾窩瓜,鄭老伯看了質疑道:
“這沙子揋住,瓜苗會不會更缺水?”
“老伯,是這麼個道理,揋了沙子,太陽暴曬時下麵土裏的水分上不來,下雨時,瓜窩子邊上的水卻能滲下去,這樣瓜苗就不怕旱了!”
“還真是這麼個理咧。”老伯想了半天,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村子裏有幾戶人家也學著剛公子這樣做,也有一些人說,下麵揋沙子會燒死瓜苗的。
鄭老伯家的冬麥長勢越來越好,大葉撒開綠得發青,麥稈比周圍的春麥健壯得多,高出了一截子,抽穗也早。
“要是年前跟著剛公子把冬麥種上該有多好!”
“我看這剛公子就是眼光長遠,有本事,你還不得不服!”
“今後他剛公子種啥,我就跟著種啥。”
……
沒過幾天,甜瓜西瓜都跑蔓了。揋了沙子的瓜苗長得分外快,每一株瓜苗四周都探出了許多瓜蔓。
江濤將鹽坊和學堂的事統統交給允兒,學堂的事自然有韓勝協助允兒。他得親自到山裏教鄉親們掐瓜。
“瓜蔓太多,營養供應不上,結的瓜蛋子雖然多,但都長不大。這樣還不如每株留他個三根蔓。”
江濤給老伯和老大耐心地講解,“另外,一根蔓上結的瓜離根最近的肯定長不大,第二顆瓜最好。所以我們留下第二個瓜蛋子,還要把瓜蔓上長出的斜叉掐掉。”
和以往一樣,有人觀望,有人模仿。
不少人心存疑慮,因為在大夥兒看來,瓜蔓越多,分叉越多,結的瓜就越多,這麼簡單的道理誰不懂哩!更何況長那麼些蔓多麼不容易!
“剛公子,你敢不敢和我們打賭?”
“打啥賭哩?”
“當然是甜瓜嘍!”
“你們說,咋們個打法?”
“如果沒掐的甜瓜產量高,你給我們每家分二斤精鹽;如果掐了的產量高,你說咋辦我們就咋辦。”
“如果你們輸了,就得每人給鹽坊義務出一個工,咋樣哩?”
“好,一言為定,還是讓保長給咱作個保吧!”
有了多次成功經驗,鄭老伯雖然心裏還有疑慮,可他還是同意了江濤的做法,照江濤說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