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夜赴南山子(1 / 2)

蘭州城營建工程作為今年朝廷實施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工期緊,施工難度大,施工要求高,所以工部派出的都是重量級人物。

別看“土行孫”孫本方身為我大唐將作監將作少匠,官銜品級還要比工部司祁森大人高一級呢。

這回工部主持營建,孫大人隻是土作技術的總負責。因此,工部工部司郎中祁森大人才成了蘭州城池營建的總負責人。倆人都是事業型的,對自己的官銜品級並不太在意,工作上配合相當默契。

他們一旦到了工作第一線,脫掉紅袍子,換上一身便裝,就成了工作狂人。好在工作性質決定,他們這些負責工程監理與技術指導的官員們多半年在外出差。若不是這樣,整日價埋在辦公室的文件堆裏,即使有人開口一個“大人”,閉口一個“大人”,俯首帖耳恭恭敬敬,那也會讓人無聊得蛋疼。

兩位大人走南闖北,主持築了那麼多的城,蓋了那麼多的衙門,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我大唐工匠不少,有眼光有創意可堪重任者實在是鳳毛麟角,少得可憐!

眼下,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百廢待興,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每年都在成倍擴大。大國工匠後繼乏人,真讓人替聖上擔憂。

兩位大人如此十分愛惜人才,江濤這才有幸拜在大師門下,真乃三生有幸!

師徒幾人,齊心協力。蘭州城建如火如荼,形勢喜人。

可因為牆基開掘處意外滲漏,水漫壕溝,誤了工期不說,還被迫改了施工方案。土牆變包磚,這可上了大檔次,對於蘭州而言,真可謂因禍得福。可是,對於工部派來主持營建的祁大人孫大人和大人姚大人這些人而言,確實大大加重了負擔。

孫大人這幾日一直擔憂磚作之事。已經到了五月,將作監甄官署怎麼還沒一點動靜?孫大人知道,這燒磚一般都得花半年時間。就算快一點,也得三五個月才行。

祁森大人天天擔心的卻是和大人去蜀地砍竹子的事。無論如何,這幾日和大人一行該到回來的時候了。明日若還不回來,他想這就得派人去打探打探,會不會路上出了什麼岔子。誰都清楚,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回真是難為和大人了。

午飯過後,大隊人馬迎著炎炎烈日開赴工地。三麵工地,齊頭並進。江濤簡直就是個天生的工匠苗子,善於觀察思考,早上師父示範講解的 “祁氏土作法”旱活部分的施工要領,已經全掌握成竹在胸完了。

此時,他就像一個工部派來的大將作,獨立主持著南麵城牆地基夯實施工,完全獨當一麵。汗水浸透了衣裳,他灰頭土臉,卻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已而夕陽在山,斜陽映照在壕溝一邊的壁上,土茬曆曆在目。祁森與孫本方兩位大人自北向南,然後自西向東,最後自南向北,順著夯下的灰土麵仔細查看一圈,指導著工匠們“漫湯”。

這“漫湯”也叫“落夜水”。 祁森大人講,不要輕視收工前洇水這一關。正值太陽落山時,太陽不再“吃水”,洇下的水會被灰土完全吸收,讓灰土經過一夜完全變熟。江濤一聽就明白其中的原理。

“這落夜水一道工序,技術含量還是挺高的。”祁大人一邊說著,一邊端起一盆水示範起來。木盆有些重,一隻胳膊撐著太吃力,江濤趕緊接過來端著。祁大人先灑水花,再落水片,直到回頭看時槽幫濕透了兩尺來高。

祁森大人不忘告訴徒弟這道工序的要領:“今日夯了大約一尺厚灰土,落夜水要看槽幫,濕過灰土層厚度的兩倍正好!”

收工時,天黑了。江濤趕著馬車,在這兩位師父往城裏去了。役夫們的大軍,在虎校尉、果縣尉等人的指揮下,排著隊向營地走去。每個人的腿和腳,都像是綁著沉沉的沙袋,每挪一步都是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