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神犬之殤(1 / 2)

曹仁惠出身曹國,屬“昭武九姓”之曹姓。

同所有粟特人一樣,他從小就跟著家族的人在這綿延千裏的茶馬道上往返做生意。跟著橐駝隊將赤金、白銀、黃銅、瑪瑙、翡翠、琉璃、香料、藥材等西域珍奇千裏迢迢先轉運到涼州城西的大貨棧,再輾轉運往蘭州、靈州等處。有時還會趕上數十匹駿馬,捎帶販賣一些胡姬,一走就是好幾月。

從涼州到蘭州是一條主要商道,大宗的貨物被轉運囤積在黃河北岸的金城驛,隻有經過金城關的審驗通關後,才能運往長安、洛陽等地。

返回時,他們則用低廉的價格收購大唐的茶葉、陶瓷和絲綢,原路返回,再經過涼州的大貨棧,運往西域各地。

由於聰明伶俐嘴巴麻利會表現,加之能吃苦耐勞肯幹活,曹仁惠在還很年輕時就得到了涼州薩寶史盤陀的欣賞。後來,史盤陀還將自己的侄女許配與他。

自此,曹仁惠有了紮實的後台,不再長途跋涉親自販賣貨物。在大涼州史薩寶的把持下,他做了金城驛貨棧的老板,坐收漁利。人稱“曹薩寶”,實際上隻是個土薩寶。

人心不足蛇吞象,幹著幹著,這曹薩寶還發現了兩樁好買賣,那就是販賣私鹽與私鑄銅錢。他是個精明的生意人,沒費多大勁就打通了金城縣令胡生河這一關。

更讓曹薩寶沒想到的是,金城縣升格為蘭州,胡縣令也搖身一變成了胡刺史。真是時來運轉,財源滾滾。

不過,發達是發達了,他曹薩寶到底不是真薩寶。同史薩寶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說涼州薩寶府是我大唐禦封五品官員的堂堂府邸,那麼,蘭州金城驛貨場曹仁惠的所謂薩寶府充其量也就是個窩,而且是個名副其實的“狗窩”。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曹仁惠在他那老窩裏一直供養著一隻蕃犬,他把它當做神祇供奉在簡陋的祆祠裏。同那隻蕃犬一同享受祭祀的還有那一盆熊熊燃燒永不熄滅的聖火——阿胡拉·馬茲達帶給人間的聖火。

南來北往的商隊,姓康的、姓安的、姓曹的、姓史的、姓米的、姓何的、姓石的,還有姓火尋的、姓戊地的,所謂“昭武九姓”,無不虔誠膜拜這把聖火,順道兒給這神犬帶來點好吃好喝的,以祈求千裏迢迢長途跋涉時平平安安。

曹薩寶堅信,這吐蕃大犬比波斯天狗更有神力。於是請人為它塑像,還按照部族的習俗,為這猛犬的塑像加了一對翅膀。

每當大家對著精致的火盆裏熊熊跳躍的火苗,雙手合十,用頭巾擋住嘴巴專注虔誠祈禱時,這猛犬也會瞅著一旁自己塑像前陳列著的小綿羊,凝神而視,若有所思。直到主人祈禱完畢,摸摸它獅子般的額頭,用手示意時,它才肯享受眼前的小鮮肉。

這麼多年來,神犬給曹薩寶帶來了好運,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平安吉祥。

可眼下,曹薩寶的好運似乎就要結束了。在他看來,鎮守金城關的孔武就是他好運的終結者,厄運的開啟人。

對於曹仁惠這樣一個虔誠的祆教徒而言,最嚴重的事件,莫過於前段時間孔武來找胡刺史被這蕃犬咬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