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大巴上,這位少婦很有優越感地問導遊:"我怎麼感覺你們韓國沒有什麼高樓呢?最高的也就二十多層,這也叫發達啊?"

你看,雖然去了N趟歐美日,我們東北女人還是改不了村姑本色。

中國人和猶太人:異與同

一驚人的相似

中國人和猶太人交往不多,卻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第一、中國人和猶太人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猶太文明的《聖經》深刻地影響了世界,而中國人的《老子》、《論語》則構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石。

人類曆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民族。比如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人,製定了漢謨拉比法典的古巴比倫人,以及建立了尼尼微圖書館的古亞述人和以腓尼基字母聞名的古腓尼基人。可惜的是,由於幾千年連綿不絕的戰亂和遷徙,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已經消失在民族融合中,難尋影蹤。隻有與他們同時創造過輝煌文明的中國人和猶太人抵抗住了時間的淘洗,碩果僅存。他們不僅頑強地繼承了祖先們的基因和血統,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基本保留著祖先們創造的文化特征。時至今日,中國人特別是中國農民,生活中仍然充斥著祖先崇拜的意識形態,為人處事依然恪守血緣和"擬血緣"原則。這是孔子和孔子以前的中國人留給他們的精神遺產。而猶太人特別是正統派的猶太人和中國傳統士大夫一樣,相信"天不變道亦不變",相信上帝規定的生活方式是永遠不可改變的。他們在生活中頑強地堅守著公元前一兩千年形成的一係列古老習慣,比如行割禮,守安息日。有的人,甚至還頑強地或者說偏執地永遠戴著那頂黑圓帽,穿著厚厚的黑外套,即使盛夏也不脫去。如果讓他們回到《聖經》時代,他們也許會比生活在現代社會更如魚得水。

第二、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都十分自大。

一般來說,文化自大心理是原始民族的心理特征。美洲的印第安人認為自己是精選的民族,是人類的楷模;西印度群島的加利比人認為隻有他們才是人,其他種族都是動物。實際上,各民族的早期史詩中常常都流露出這種獨尊自大的心理。中國人和猶太人都把這一特征完整地保留下來了。從夏代開始,中國人一直認為自己處於世界的中央,自己才是唯一文明的民族。其他周邊民族都是進化不全的人種,"犬羊之性,飲血茹毛"。而猶太人的自大一點也不遜於中國人。在猶太教中,一條基本的教義就是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子民",在世界萬民之中是最受上帝垂青的,並且和上帝立有約定,世界末日時,上帝必然救贖他們。《聖經·申命記》中說:"耶和華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耶和華專愛你們……"因此猶太人一直認為,他們天生就與眾不同,是天之驕子。

第三、兩個民族身上都有著強烈的"東方特征"。他們都崇尚中庸,強調和諧。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猶太教核心法典《托拉》的真諦是"有害於己的,勿施同胞"。他們做事都講究適度,善於妥協和讓步。因此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和猶太人都具有做事圓通、善解人意、樂於應酬、注重實惠、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善於妥協、見風使舵等等"東方品質"。

第四、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還有一些共同的缺點,比如都重男輕女。與過去的中國人一樣,正統的猶太教徒嚴格遵守著"男尊女卑"和"男女授受不親"傳統。雖然在歐洲熏陶了一千多年,可是猶太人沒有接受歐洲人的"女士優先"觀念。出入大門之時,猶太人總是男前女後。男女青年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親吻這種在歐美司空見慣的鏡頭,在猶太人社區是絕對看不到的。在正統的猶太社會,異性在公開場合甚至不能握手,即使在生意場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