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目了然。而中國的居民樓往往隻是在下麵釘一個小牌,找起來就費勁多了。

在愛寶樂園,在公園,在超市,凡是人多的地方,到處都排著隊。即使排出數百米長,人們還都氣定神閑。在南山韓屋村的一個院子裏,正進行著傳統婚禮的表演,沒有人指揮,人們自覺地在前麵留出一個空地,整整齊齊地坐在四周,雖然人山人海,但沒有人圖省事從空地中穿過去。

還有一點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韓國的中小超市內,隻有收銀員,而沒有售貨員。沒有人站在貨架橫頭虎視眈眈地盯著你。韓國的居民樓,基本見不到防盜窗。人們的相互提防意識明顯不如中國人強烈。

韓國車多,公路上從來都是車滿為患。可是沒見到一個違章的,車流滾滾而塞車情況很少發生。在錯車之際,經常看到兩車互相謙讓。回國之後,兩天之內我見到了四次闖紅燈,其中兩次是我坐的出租車,至於搶道、違章並線、違章調頭,一路皆是。說實在的,我很看不慣那些出了幾次國就對國內這不滿那不滿的人,可是剛剛從韓國回來那幾天,原來許多習以為常的東西讓我覺得有點別扭。

對一個個體來說,突破規則會帶來高效率。而人人都不遵守規則,則會帶來全社會的低效率,最終危害到每一個人。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我們每個人都無可奈何地陷在低效率中無法自拔。原因很簡單,我們不認為自己是這個社會的主人,我們是被管理者被控製者,所以能從被約束、被控製中小偷小摸地得到一點額外的"自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快樂源泉。機場辦出關手續的出口前有一條黃線,前一個人走過去辦手續,後一個人應該站在黃線外等候。隻有我們這一隊中國人,總是要把腳踏在黃線上,或者把半個腳掌伸到黃線外,似乎這黃線就是人生競技場的起跑線,我們必須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占一點便宜,以便在下一步無序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四還是素質問題

我們這個旅行團裏有好幾位是年輕商人,家資頗巨,都受過高等教育,神態中上流社會的見多識廣和優越感一目了然。一路上他們談論的,多是他們認識的哪個哥們兒,在哪哪好使。某某富商靠上了某某高官,如何霸道地在競爭中把另一個人幹得慘敗。某某利用人脈關係,玩空手道,如何漂亮地賺了一大筆。諸如此類。

讓我感興趣的是他們談論這些話題時的津津有味和炫耀心態。他們談起官商勾結,談起黑社會的名頭,都是一副欣賞、羨慕甚至崇拜的口氣。無怪如此,無視道德、迷信權力、哥們義氣的市井文化就是他們取得成功的文化背景。

和他們在一起,東北人的粗獷熱情也撲麵而來。每天晚上,都有人請大家出去喝酒,一路上有什麼困難,每個人都紛紛伸手。進了賭場,這些人更是出手大方。東北人的匪氣和豪氣到哪都四處洋溢。當然,還有村氣。

其中一個少婦,三十出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省財政廳,幹幾年覺得坐班沒意思,就下了海,開了一家典當行。當然,資本是來自她做政府官員的父親。她張口閉口都是對韓國的挑剔,比如早餐的麵包不如法國烤得好,咖啡不如美國的,服務員不如日本,讓她不能忍受。

第43節:中國人和猶太人:異與同(1)

第一天結束行程,導遊說,明天的"MORNING CALL"是七點半。這位某財經大學畢業的少婦問,什麼叫"貓寧靠"?

我說,就是"叫早"。

她恍然大悟:"噢,叫早,對,在歐洲,那些賓館都有叫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