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2 / 3)

李斯一驚,問:“誰?”

外麵的人客氣地說:“不好意思,先生,我有一卷書簡落在裏麵了。”李斯忙說:“稍等,我馬上給您送出去。”外麵的人忙說:“不用不用,您先洗吧,我在門口等您。”

李斯趕忙衝洗幹淨,穿上衣服出來,原來是一位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長須飄飄,頗有風範。

李斯趕忙走過去問:“剛才是您叫門嗎?

那長須人拱手說到:“是我,打擾了。因為那書簡是家父傳給我的,我很著急,所以急忙趕回來尋找,實在是打擾了。”李斯笑著把竹簡遞過去,說:“先生客氣了。”

長須人接過書簡,略一打量,詫異的問道:“您沒打開嗎?”

李斯沒好意思說自己正在猶豫是不是打開,隻是平靜的笑著說:“這不是我的東西,我怎麼能打開呢?”

那長須人對李斯深深一揖,說:“在下繚氏。先生若不嫌棄,敢求同案一飲。”

李斯對這人也充滿了好奇,帶繚氏來到大廳,喊過驛丞,沒等李斯開口,繚氏對驛丞說:“請給我們準備兩案上好的酒菜。”驛丞對繚氏分外恭敬:“公子無需客氣,片刻即來。”一轉身風一般去了。李斯心理很奇怪,心想,這人是誰?為什麼驛丞對他如此客氣?

不一會兒,酒菜上來,二人推杯換盞。

繚氏問道:“一看先生就是飽學之士,看到書簡怎麼會忍住不打開呢?”

李斯幽默了一把:“我想打開來著,又怕打開了是商賈的生意經,那樣豈不是太掃興了嗎?”

繚氏哈哈大笑,說:“這卷書本來是我家的傳家之物,除了繚氏一族是不能打開的,但是今天先生把書完整無缺的還給我,對我有護書之恩,願與先生一觀。”

李斯本來就對著書卷充滿了好奇,見繚氏這麼說,也不推辭,接過來打開,一看題頭,大驚失色:“尉繚子?!”

繚氏點頭:“在下正是第四代尉繚。”

李斯放下書簡,重新拜過繚氏:“尉繚子兵法久聞其名,不見其書,李斯有幸一睹,心感之至!”

尉繚也很詫異:“難道先生就是蘭陵大弟子李斯?”

李斯聽他這麼一說,反而比知道麵前這個人是尉繚更加奇怪。自己在荀子門下四年,得老師寵愛,沒想到已經傳名天下?李斯心裏更對老師荀子崇拜的不行了。

尉繚還在問呢:“您是嗎?”

李斯忙回過神來:“正是,我隻是一個學子,您不要再叫我先生,李斯愧不敢當。”

尉繚笑得更加大聲,房頂好像都在微微顫動:“尉繚虛長幾歲,就稱你賢弟了!”

李斯連忙深深一揖:“兄長!”

兩個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一直聊到天色微明。為此,兩人還特地在驛站多住了幾日,因為兩人都感到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那驛丞對尉繚客氣有佳,也沒有為難他們。

過了幾天,李斯惦記家人,對尉繚說:“兄長,李斯離家四年,蒙恩師恩準回鄉探親,現在離鄉越近,思鄉之情越深。李斯現在和兄長告別,望早日與兄長重逢!”

尉繚和理解李斯的心情,兩人相約後會有期,揮手告別。

`思`兔`在`線`閱`讀`

李斯的心仿佛已經插上了翅膀,飛到了妻兒的身邊。入冬之前,李斯終於回到了家門口。

叩門而入,方芳從屋裏跑了出來,見是李斯,淚如泉湧。兩人四年沒見,好像已經有點陌生,但是又好像昨天才分開一樣。兒子們從屋裏大喊著跑出來,看見李斯,竟然都沒了聲音,躲到了母親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