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段(1 / 3)

讓我們把目光回到醪毐的身上。

醪毐知道贏政的加冠大典要去雍城舉行,而且鹹陽的王宮貴族,文武百官都要去,他知道,這時候鹹陽空虛,正是自己最好的時機。他和自己的家臣門客打好了招呼,那些家臣門客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表示一定會大展身手。醪毐當上秦王,他們就是開國元勳啊,這筆買賣,值啊!

更何況,醪毐手握太後玉璽,還聲稱可以得到了太後的支持,可以交給自己秦王玉璽,調動軍隊騎兵,簡直輕而易舉。此次反叛,一定是隻會成功,沒有失敗的!

他們不知道,門客之中也有跟他們不是一條心的。秦王嬴政早在他們中間安排了地下黨,把他們的一舉一動報告了秦王。

甚至,就連太後寢宮裏的宮女太監都安排了秦王的耳目,那些宮女大都出身貧寒,黃金是最好的打通工具。更何況,早有那麼幾個人對太後和醪毐看不順眼,找到潛伏者,對贏政和李斯來說,實在是輕而易舉。

所有人都去了雍城,醪毐請命鎮守鹹陽。贏政終於等到了這一天。要知道,有太後的保護,他投鼠忌器,難以打擊醪毐,但是一旦醪毐和太後分開,一切都好辦了。

而醪毐還茫然不知。他亮出兩枚玉璽,調動軍隊,占領了鹹陽。然後派了幾名親信和一撮軍隊留守,他自己則帶領著宮廷警衛的衛尉的軍隊、政府的騎兵部隊、鹹陽附近的少數民族部隊以及長信侯府的家臣門客,浩浩蕩蕩的殺向雍城。

這就是有名的醪毐之亂。

醪毐沒有想到,大軍出了鹹陽不到百裏,昌平君、昌文君兩位相國的軍隊就到了。他們的軍隊才是名副其實的戰士,早已枕戈待戰,等待醪毐先發起不義之師,他們立刻出來鎮壓。

兩軍交彙,昌平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秦王詔書(其實那時候贏政還沒有完成儀式,沒有發出詔書的權利,但是這隻是個障眼法,他說秦王已經親政,這些人遠在鹹陽,又如何知道真假?),宣布醪毐叛亂,其罪當誅,其他人不知者無罪,絕不追究。

醪毐的軍隊馬上紛紛倒戈,武器直向醪毐和他那些門客家臣刺來。醪毐等人兩麵受敵,頃刻之前死者數百。醪毐見勢不好,抽個空子就逃了出去,十多名家臣也從後麵跟著快馬加鞭,逃命啊~~~昌平君一麵安排人去追,一麵派人回去給秦王報喜。要讓秦王高高興興的舉行完加冠大典啊。

就這樣,聲勢浩大的醪毐之亂匆忙收場了。它不僅對贏政沒有產生任何威脅,還幫助贏政在百官中,在王親貴族裏樹立了威信,讓所有人為擁有這樣一位大王而驕傲。這位市井無賴醪毐的暴亂,隻能說是一場鬧劇。

但是,他對贏政所作的貢獻遠不止於此。贏政因此順藤摸瓜查到了呂不韋,當初正是呂不韋把假宦官醪毐送進太後府的,這就讓贏政對付呂不韋有了足夠有力的理由。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表,專說醪毐。

醪毐和十多個家臣逃出混亂的戰場,前兩天還幻想著當開國元勳的人們看著醪毐狼狽的背影,心裏憤憤不平。自己怎麼會瞎了眼,把自己的未來押在這樣的一個大陰人的身上,他除了會伺候女人還有什麼本事?自己怎麼就偏偏相信他了呢?可是他當時的確聲名在外,舉國上下他的權力最大,甚至超過了呂不韋啊?

他們怎麼會知道,醪毐之所以能成長起來,除了太後的寵信,還有贏政的放任。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壓製住一人獨大的呂不韋。不用說,這也是天才李斯給秦王出的主意。現在,一切都在向著秦王和李斯預想的那樣進行著,醪毐成功的壓製了呂不韋的勢頭,再加上成蟜之亂,呂不韋的身上的黃金鎧甲已經仆仆落落的掉了一地,隻剩下一個幹癟老頭了。而醪毐,隻有大陰沒有大腦的醪毐,也注定逃不出贏政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