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段(1 / 3)

住眾人的人還行?母親我慢慢老了,管不過來了。”

贏政笑道:“母親剛過不惑之年,怎麼就說老了呢?”

趙姬搖頭不語。要知道,那時候人們的平均年齡也就四五十歲,富貴人家也隻有五六十歲,所以,趙姬認為,自己四十多歲,已經很老了。

趙姬還不死心:“我看清夫人賢良淑德,還為你生下長子扶蘇,是個合適的人選。”

贏政皺眉說道:“清夫人很好,各位嬪妃也都很好。但是政兒不想立後。”

“這又是為何?”

贏政欲說還休,嘴巴咕噥了幾下,還是給咽了回去。

趙姬更加不解:“到底是怎麼了?”

贏政說道:“我已經明確的對所有嬪妃說明,寡人今生也不會立後。這樣雖然母後操勞些,但是也避免了無謂的爭鬥。

“另外,立後便是立儲。如果立了清夫人為後,那就一定要立扶蘇為太子;其他人也是一樣。這樣,又出現了太子之爭,後宮就永無寧日了。”

趙姬點點頭,覺得贏政說得也有道理。當年莊襄王立自己為後,贏政為太子,韓夫人和夏太後沒少跟自己找碴,成蟜也和贏政不親近。

哎,這樣也好。

趙姬不再多想這件事。

趙姬不想,朝中老臣門客都惦記著呢。自從贏政親征,常常會接到老臣們的奏疏,請秦王早日立後。國有天子,卻無國母,總歸是不圓滿的。至於立誰,有的人不管,立了就行;大多數人則各抒己見,向贏政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國母。

其實,這些大臣們又知道誰好誰差呢?無非是利益使然。誰和自己關係最近,誰當上王後對自己最有好處,就推薦誰。贏政的妃子中,極少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大都是六國的美女。像清夫人,就和趙姬一樣,來自盛產美人的趙國。

但是贏政從來不為所動,又不能去跟大家說你們別管我的家務事了,這類奏疏還是源源不斷的送來。贏政日理萬機,辛苦的不行,那時候還沒有紙,都刻在竹簡上,贏政要很辛苦的讓貼身太監趙高幫助他把捆成一捆的竹簡打開,放到自己的手邊,批閱完上一捆,再打開下一捆。費了半天勁,都是請他立後的奏疏,的確很煩人。

贏政沒辦法,隻好請來李斯,讓李斯幫他想辦法。

李斯說:“其實臣也不明白,吾王為何不立後呢?這樣,後宮安定,萬民歡慶,還可以堵住悠悠之口。”

贏政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這些寡人何嚐不明白?但是,一旦立後,會使某人某係權勢過大,恐怕有一天,會出現另一個醪毐呢!”說道最後,贏政的語氣憤恨,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

李斯心中一驚。他一直自信自己對贏政關心天下第一,但是,他突然發現,他所了解的贏政遠遠不是全部。贏政的這一句話,表達出了贏政對天下女子的憎恨和鄙視!即時是自己的結發妻子,贏政也不願意完全相信。李斯知道,這都是拜趙姬所賜。趙姬一生放蕩,在趙國期間,為了活命和生理需要,趙姬也一定無數次奉獻過自己的身體。這給幼小的贏政帶來了怎樣的傷害和影響?

李斯想得沒有錯,贏政一生擁有上千名嬪妃,但是他從來沒有真心愛過她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也至死沒有立任何一位嬪妃為後。這在曆史上的確是非常少見的。我們隻能說,趙姬太強大了!

李斯正在那裏琢磨,隻聽贏政又說:“另外,還有一個原因。”

“哦?”

“卿家說過,寡人是天下之王,將來要統一六國!無論立哪一國的女人為後,她們都是各國的貴族,到時候,必會有所掣肘,妨礙統一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