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之劍。姚賈站在嬴政的麵前,穿著國王才配擁有的全套行頭,渾身顫唞。做夢都難以想象的榮耀,讓他幸福得快要死掉了。
贏政演這場戲,當然都是李斯的主意。這樣一來,不僅姚賈心甘情願為秦王賣命,更可以保證姚賈出使過程中的安全。在這樣兵荒馬亂的年代,出使國外並不是一項安全的工作,隻要領導人稍微不高興,或者監禁,或者幹脆殺了。李斯在韓國就差點回不來。
而現在,姚賈配上了秦王的行頭,就不用害怕了。姚賈到來如同秦王親臨,誰敢殺了最強秦國的秦王?還不是真的。要是真的秦王,殺了也就好了,這個隻是代表秦王,怠慢或者殺了除了樹敵,沒有一點好處。
姚賈也體會到了贏政的好心,如果沒有這身行頭,他才被趙王趕出來,還說了永遠不能入趙的狠話,他連趙國的邊境都不能靠近。
姚賈臨行之前,來向李斯辭行,並向李斯請教:“趙王現在恨我入骨,怎麼會聽我的呢?”
李斯說道:“趙王好大喜功,你隻需……”
第七章 趙王偃的致命錯誤
趙王轟走姚賈沒多久,還甩出了永世不能入趙的狠話,餘音繞梁,還沒繞出大殿,姚賈就回來了,還是以秦國使臣的身份回來的。
趙王本來不想接待,無奈姚賈一身王者的行頭,也隻好勉強讓他進來。進來是進來了,趙王卻像個負氣的小媳婦,扭臉背向姚賈作著,隻給姚賈一個後腦勺。
姚賈心中暗笑,嘴上卻故意叫道:“大王?大王昨夜沒有睡好嗎?我看您的脖頸不太舒服,一定是著涼了。”
趙王冷哼一聲,沒搭理姚賈。
姚賈繼續說:“那我快點說完好消息,快點離開,好讓大王休息。”
趙王心中更氣,你有什麼好消息!
姚賈說道:“去年大王於鹹陽置酒,秦王曾與大王許諾,‘燕無道,秦使趙有之。’今秦王命臣前來,重申前言。趙如伐燕,秦願遣大將桓齮及楊端和,率軍出東郡,與趙並力,為趙驅使。”
趙王馬上把臉扭了過來,喜上眉梢。
趙王偃繼位十年來,一直對燕國情有獨鍾,隔三差五就會攻打燕國,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獲。屈指算來,趙國已經有六年沒有攻打燕國了,趙王有點懷念那時候的美好日子。出兵攻打燕國,必勝無疑,而四國聯合攻秦,卻是一場沒有把握的仗。六國不是第一次合縱,很少能逃到便宜,大都灰溜溜的敗興而歸,此次四國聯合,更是沒有勝算。
於是,趙王偃決定攻打燕國。
可是趙國不都是郭開之類的敗類,很多大臣還都是心向國家的。
老將李牧雖然鬢發斑白,但這樣重要的時候還是拄著拐杖,大聲說道:“四國好不容易達成協議,合縱攻秦,現在大兵還沒開拔,大王就要攻打燕國,如此一來,合縱失效不說,其他各國也會對趙國失去信任,將來再要合縱,難上加難了!”
趙偃恨聲說道:“這燕國也太可恨!燕趙本來相鄰,也並非敵國,他們卻屢次在我與秦國交兵吃緊的時候在背後突襲我趙國,使得我國數次敗於秦國。此患不除,難解我心頭之恨!”
李牧說道:“現今四國合縱,就先不要去管舊時恩怨。攻燕事小,攻秦事大!秦國乃虎狼之國,定是使出奸計要我四國自相殘殺,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大王莫要中了這奸賊的詭計!”
姚賈在一旁挨了罵,卻也不敢應聲。自己雖然穿上了王者之服,但還是需要能屈能伸才能活命。
郭開搭話道:“對秦戰事風險太大,李將軍曆年來多次對秦,得到了什麼便宜?對燕則不同,定能大獲全勝,到時候我趙國實力大增,再要對付秦國豈不是也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