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艾米碼字的"艾園",有許多像我這樣"無帖來三遭,有帖來九遭"的讀者、普普通通的艾園"知傻"。艾米稱我們為知傻,是因為她在寫《十年忽悠》時,覺得自己愛得很傻,但卻有很多人為她的傻愛而感動,於是她稱這些人為"知傻",因為大家理解她的傻。今天,看到我們的《憨包子和小丫頭》終於出版,我這個知傻心情很激動,也碼下一篇閱讀感想在這裏,是代表普通讀者向我們熱愛的作家祝賀與祝福之意。
我看過很多描寫童年的書,因為我是一個童書編輯。那些帶著純真的情感回憶童年趣事的,好比圖書中間的珍珠,不但很寶貴,而且幾乎能夠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讓人愛不釋手。
我看這類書常常一個人看得笑出聲,看得在沙發上打滾。近年在國內很風靡的回憶童年的《窗邊的小豆豆》,就是我書架上的珍藏。甚至當年上大學時,因為在網上看到一個名叫鍾麗思的女士寫的《頑童時代》,覺得非常好看、太好看了,就忍不住想打印一份給自己,好捧在手裏一遍一遍地看。那時候打印費相當貴,擠擠挨挨地在word文檔裏排了半天版,還是排出了六七十頁,最後花了差不多30元在學校的打印店裏打了出來,放在床頭當寶貝一樣看。
後來我才知道,鍾麗思80年代定居法國,《頑童時代》是她的自傳體小說,據說在出版前就已在海外華人中廣泛傳閱,被譽為一部真正意義的"中國人自己的《愛的教育》"。
多年後,遠在美國的艾米黃顏回憶童年的《憨包子和小丫頭》也出版了,這部同樣在海外被熱讀的書,今天回到了中國。除了《窗邊的小豆豆》和《頑童時代》,我的收藏中又多了一顆珍珠。
一個是調皮鬼,一個是憨包子,如今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深愛對方,且擁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在這本充滿愛的書裏,不僅有艾米黃顏的童年趣事,還有他倆的愛情結晶——在美國出生成長的黃米寶寶和蝦頭妹妹的故事。前者由幾年前那個沉浸在第一次做母親的快樂中的艾米娓娓道來,於是有了艾米的童年——《兒生母樂》和黃顏的童年——《弟弟小時候》.
等到黃米寶寶呱呱墜地後,初為父母的兩人,一起用他們的妙筆記錄了寶寶給全家人帶來的歡樂,也記錄了女兒出生後小哥哥與小妹妹的成長趣事:《黃米出生記》、《憨包子是怎樣連成的》、《長大做個恐龍》、《黃米賣疼》、《小總理》、《小夫子》、《小丫頭》、《小財主》、《小情人》……這一串串可愛的小故事,令人時而捧腹不已,時而淚盈於睫。
艾米2005年開始在網上創作小說,迄今已有7部完結,並陸續在國內出版。我從《山楂樹之戀》開始成為艾米的忠實粉絲之一,那本書給我的震撼,讓看得淚流滿麵的我幾乎不知如何是好,遂又買了四五本,送給了爸爸媽媽、閨蜜好友們。而自己也常常在包裏裝一本,在上下班的地鐵上,隨便抽一段看。從那以後,《十年忽悠》、《至死不渝》、《不懂說將來》、《三人行》等艾米作品,讓我成為艾園的忠誠讀者。
直到現在,每天早晨我一般都提前10分鍾上班,在安靜的辦公室裏,倒一杯白開水,打開電腦,去看看艾園裏的新帖子。等同事們都來了,帖子看完,正好開工。
艾米的書中,除了那些動人的故事和可愛的人物,故事敘述者清爽自然的文風和率真的情感,也是我這個書蟲極為喜愛的。可能因為自己大學在外語係學英美文學時,跟導師學了一些敘述學的皮毛知識,總喜歡研究作者的文筆文風,導致現在養成了個毛病,對人家講故事的方式很敏[gǎn],類似的故事,如果一個講得清新、平和、實在,而另一個矯揉造作或筆端刻薄,就極愛前者,極忍受不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