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你一個小人兒出的上句,我肯定對得出來。”
艾米說:“這個你肯定對不出來:‘香花不紅,紅花不香,隻有玫瑰花又紅又香。’你對。”
媽媽沉吟片刻,好像還真對不出來,太長了點。她跑去問爸爸:“嗨,艾民,艾米出了個上句,看你對不對得出個下句。”媽媽就把上句說了,兩個大人在那裏埋頭苦想。
艾米是個急性子,見他兩個老對不出來,就搶上去揭謎了:“算了,算了,你們不用想了,我告訴你們吧。”
爸爸媽媽一起抬頭看著艾米,等她揭謎。艾米吸口氣,琅琅念道:“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隻有連環屁又臭又響。”
(13)‖思‖兔‖網‖
艾米在奶奶家玩的時候,從鄰居那個上中學的兒子那裏學了一段“快板書”樣的東西,聽了兩遍,就記住了。上學的時候,就販賣給班上同學了。可能那段“快板書”實在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班上同學一下就學會了。
那時,艾米的班主任總是叫學生們早上提前十五分鍾到教室,朗讀課文。每次老師去教室的時候,都能聽見學生們扯著喉嚨大聲讀書,你讀你的,我讀我的,堪稱人聲鼎沸。班主任的這一政策很得學校讚賞,說比放著學生在操場上瘋瘋打打高明多了,學校每次集合都表揚艾米他們班。
且說有一日,當班主任往教室走時,發現全班都在讀著一樣的東西,仔細一聽,不由得目瞪口呆,原來她班上的學生正在齊聲誦讀:
“
屁,
屁,
屁是一股氣,
在–你—肚子裏–轉來—轉去,
你一不—-注意,
它就跑了—出去,
經過了彼得堡,
來到了意大利,
意大利的人民恨透了你!”
然後是男女聲“二錯唱”:
男聲:打屁的人—–
女聲:洋洋得意!
男聲:聞屁的人—-
女生:垂頭喪氣!
班主任氣昏了頭,衝進教室,質問:“誰叫你們讀這個的?”
沒人回答。老師氣勢洶洶地問了多遍,還揚言要把全班同學的家長都請來,才有人指著艾米說:“是她。”
班主任把艾米叫到辦公室,猛批了一通,然後問:“為什麼你剛才不主動承認?你如果主動承認,我可能還不會請你家長。”
艾米辯駁說:“你問的是‘誰叫你們讀這個的’,我隻告訴他們這首詩了,我沒叫他們讀,他們自己就突然讀起來了。”
班主任說:“我問的就是誰教他們讀的。”
艾米指點說:“那你就應該把‘教’讀成第一聲。‘教’是個多音字,當動詞講應該讀第一聲,當名詞講才讀第四聲。你讀的是第四聲,所以我以為你說的是‘叫’。我沒叫他們在教室裏讀。”
班主任氣急敗壞,把桌子一拍:“你—-你目中無人,你還指教起我來了,你給我好好在這裏站著。”
艾米在辦公室站著,進來一個老師,艾米就把“教”的兩種讀法講給人聽,叫人評理,那些老師也不說誰對誰錯,隻嗬嗬地笑。
後來媽媽來把艾米領回去了,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艾米把“教”的故事說了一通,媽媽忍不住笑,對爸爸說:“都是你平常愛‘掉書袋’,你的寶貝女兒也學會了,今天在老師麵前班門弄斧,要寫檢查了。”
爸爸聽說了,也跟著笑:“這不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