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奶奶的錢比較有數一點,她很快就發現了,那天家裏隻有艾米一個小孩,其他都是大人,肯定不會偷奶奶的錢,所以奶奶一下就把案子破了,對爸爸媽媽說:“一定是你們艾米從我錢包裏拿了十塊錢走了,因為我記得清清楚楚,我包裏有個十塊的錢,現在不見了。”
爸爸很生氣,差不多要指責奶奶誣陷好人了,但還是聰明地決定先問問艾米。爸爸一問,艾米就承認了,還告訴爸爸錢藏在什麼地方。爸爸慌忙把媽媽叫來,兩個人嘀嘀咕咕了半天,大概覺得這事情太嚴重了,要慎重對待。
媽媽從艾米褲子那裏拿出那十塊錢,還給奶奶,一再囑咐奶奶不要對任何人講,說艾米肯定不是個壞孩子,這樣做肯定有什麼原因。
奶奶說:“有什麼原因?肯定是想拿去買東西吃。你看她知道把錢藏在褲子穿橡皮筋的地方,就知道她不是偷一次兩次了,手段高明得很,她自己不說是藏在那裏,誰想得到?”
媽媽說:“就因為她自己一下就招了,我才不相信她是真想偷錢。她平時要吃什麼穿什麼都是問我們要的,她用不著—錢,所以她不會—-隨便拿你錢的。” 奶奶很生氣,說:“她偷了我的錢是個事實,你們不要太嬌慣她了。小兒看小時,偷東西是個大問題,如果不斷掉她這個壞習慣,以後不得了的。我不主張打孩子,但這件事,一定要打,不打她不知道這事做不得。”
媽媽應承說一定會打的,就來“審問”艾米。艾米大失所望,因為她審來審去,都沒有一把把艾米摟在懷裏說“我們是窮人”那一句。艾米咬著嘴唇不說話,覺得這幾個大人都太沒水平,把自己設計好的動人情節都糟蹋了,委實冤枉。
後來,爸爸走過來抱住艾米,問:“艾米,是不是想買什麼東西,爸爸媽媽沒跟你買,才想到—-拿奶奶的錢的?有時候是你要的東西都是你已經有的,所以才不買的呀,如果你實在想要,你告訴爸爸媽媽,我們肯定會給你買的,不用去拿奶奶的錢的—-”
媽媽也趕快檢討,說可能是上次艾米要一雙透明的涼鞋,媽媽沒跟她買,覺得那鞋太硬,怕打腳。媽媽說:“艾米,你喜歡那雙鞋,媽媽這就去跟你買。其實打腳不要緊的,多穿穿就不打腳了。”
這一下,就把艾米感動得稀裏嘩啦,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頭都哭暈了,才告訴爸爸媽媽偷錢的真實原因。爸爸媽媽聽了,麵麵相覷,但深信不疑。
後來媽媽把艾米的話告訴了奶奶,但奶奶堅決不信,說這丫頭背著白話跑,你們當心被她騙了。
奶奶給爸爸媽媽和艾米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小孩偷了隔壁人家的針,他媽媽知道了,不僅不責怪他,還幫他隱瞞,結果那個小孩長大了,就越偷越大,最後因為偷了人家的金銀財寶,被縣官判了死刑。臨行刑前,那個小孩說:“媽媽,我臨死前,什麼遺願都沒有,就想吃你一口奶。”
那個做媽的一向嬌慣孩子,就把奶頭露出來給那孩子吃,結果那孩子一口咬掉了媽媽的奶頭,怨恨地說:“我小時偷針你不管教我,搞得我大時偷金被判死刑,我咬下你的奶頭是為了教訓你,讓你記住這一點。”
爸爸媽媽都說:“艾米說了,她隻是在模仿書上的情節,她不缺錢花,不是偷錢。”
奶奶無法,懶得跟那兩個糊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