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1 / 3)

很快到了十月初九。

戚靜這次並沒有去太華寺,而是老老實實的待在戚府裏。

她在等一個人。

巳時剛過,木香便小跑著過來通稟。

“小姐,陛下來了。”

戚靜從椅子上站起來,緊了緊身上的披風,抬步就朝外走。

她和皇帝在半路上碰到了。

一個多月不見,皇帝的麵色瞧著更不好了,但今日的精神卻是不錯的。

“陛下安康。”

皇帝抬抬手讓戚靜不必多禮,邁著步子往裏走,戚靜不遠不近的跟著。

“往年朕過來,你總是不在。”沒回來的時候戚府空蕩蕩的,回來之後的十月初九,總是去太華寺小住。

這個日子總是碰不上。

大概是因為今天日子特殊,戚靜也沒有給皇帝臉色,答道:“也就剩今年了。”

皇帝不明白戚靜為什麼這麼說,便問:“為什麼這麼說?”

戚靜勾了勾唇,看著皇帝身上黑黃色的披風,道:“明年開春,我就要回去了。”

至於回哪兒去,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皇帝忽然頓住了腳步,緊了緊披風裏的手,不知道麵上是什麼表情,良久才從新踏步:“回去也好,那裏總是安靜些的。”

他也瞧出來戚靜的病是好不了的,神仙島是個修養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那裏沒有帝京這麼多的紛爭。

安靜。

戚靜唇角的笑意落下,意味不明的道:“我守著這塊土地,除了緬懷戚家滿門什麼都做不了,倒是不如姑姑。”

皇帝的腳步頓了頓,卻沒有停下,歎了口氣道:“妤姀是真的狠心啊。”

戚靜斂下眼睫不去看前麵的人,盯著日光下自己的影子,嘲諷的笑了笑。

我的狠心,在不久的將來,你會見識到的。

兩人無話一路走到了曦蘭閣,還是舊時的場景,入目便是枝葉繁茂的西府海棠。

皇帝麵帶懷念的看著曦蘭閣的一草一木,每看到一點東西,便能絮絮叨叨的說許多。

若是放在常人身上怕是會被皇帝這般的深情所感動,但若聆聽著是戚靜的話,就必然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曦蘭閣往日的情形,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而當年所有事的點點滴滴,也是如此。

“……一晃眼這麼多年過去了,你也長大了。”

戚靜沒有接話,見皇帝如此傷懷,忽然換了話題:“當年戚府滅門,是燁王做的?”

皇帝被戚靜突如其來的提問弄得有些意外,他以為戚靜回來這幾年沒有開口,想必是不打算問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

沒成想今日竟忽然問了起來。

皇帝麵色微沉,那模樣似乎是想起了燁王的所作所為而心情不佳。

“是,當年燁王爭奪皇位失敗,心有不甘,便將怒火都發泄到了沒什麼防護能力的戚府身上,等朕得到消息,戚府已經是一片火海了。”

有些事情明明是假的,但自己說的次數多了,下意識的便會認為這是真的。

欺騙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是將自己也騙了過去。

見戚靜神色有些暗沉,皇帝繼續道:“朕當時立即派人去圍了燁王府,燁王心知事情敗露並未抵賴,負死頑抗,盡數被誅殺。”

戚靜斂下睫毛,心情很不好。

若說在這次的事件裏魏皇後起到一個導火索的作用,那麼這件事具體的執行者,便是皇帝。

短短幾日事件裏,就想出了這樣一個一箭雙雕的計策,說皇帝之前沒有這個心思,隻是臨時起意,她是半分都不信的。

可笑的事,這個人做盡了壞事,卻還掛上了一個仁君,癡情的名頭。

齊眷就不怕戚玥死都不甘心從墳墓裏爬出來找他談心麼。

戚靜抬起頭,嘴角扯出一個怪異的微笑,瞧著皇帝道:“都說怨鬼通靈,虧得罪魁禍首已經伏誅,否則這戚家多冤魂,非要生撕了他不可。”

不知為何,皇帝在聽到戚靜這樣說的時候,狠狠地打了個冷顫。

皇帝錯開眼神,不知是安慰自己還是安慰戚靜,道:“朕早已找太華寺大師做了法事,還是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