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佛之源,節貪之流(1 / 1)

據有關專家學者估計,照目前人類的浪費速度,再過五十年,這個地球的資源就會被我們用完。想一想,現在出生的孩子,到了五十歲就沒東西可用,就需要第二個地球了。但是,第二個地球在哪裏?繼續耗費下去,第三個地球又在哪裏呢?我覺得美國執政當局很愛護自己的國家,他們現在到國外買汽油、石油,自己國家的石油則留著以備不時之需,或在將來能源匱乏時才用。

我覺得人類實在辜負宇宙萬物,對地球的剝削更是過分,例如一頭牛活著時,為我們耕田犁地,負重載物,又提供牛奶給大家喝,到最後年老力衰,沒奶了,我們又吃它的肉,還用它的皮做皮鞋、皮帶,總之,對它榨取得一點也不剩。有時想想人類真的很自私!所以環保首先要尊重生命,環保是對地球的愛護,護生是對生命的重視。我們人類總自認是萬物之靈,其他動物都是應該給我們吃的,假如現在有一隻老虎、獅子吃了人,或許它也會說這個人應該給我們老虎、獅子吃的,這個道理其實是相通的,難道不是嗎?

曾經有人說:“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大自然的壽命越來越短。”因為人保健有方,加上欲望無盡,而大自然的資源卻有限有量,所以其壽命越來越短。根據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的研究統計,地球承載六十五億的人口,在人類無節製的揮霍下,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每年增加一個ppm(用來評估水或空氣中物質含量的單位),森林每年減少的麵積相當於一個韓國,地球生物每年絕滅兩萬七千多種,每秒鍾消耗一千桶原油……

過去曾發生過全球性的能源危機,當時大家都很恐慌,但是僥幸度過之後,能保以後就不會再有能源危機嗎?一般家庭、企業、公司都會有經濟開銷,都有所謂的財務預算,也懂得“開源節流”的重要。所謂“開源節流”,不一定隻限於金錢、物資,其實人心之貪瞋癡,才是造成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認為,開源節流應該“開佛法之源”。佛法就是我們的源頭,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個人即使物質生活欠缺,隻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富有。如果人人都能開發我們的慚愧心、感恩心、歡喜心,以及勤勞、誠實等美德,如果人人都有佛法,都能點亮信仰的燈,開啟心中的真如佛性,就不會盲目挖掘外在資源,做出損人損物又不利己的事了。

節流,節什麼流?要節省我們的用錢,節製我們的貪心。我一生自覺自己不要錢,也不好買;因為我不要錢,不好買,所以才有錢建設佛光山,建設世界。我“以無為有”,淡泊是我的節流,愛惜時間是我的節流,每一個信徒的發心,我都珍惜它、寶貴它,這就是我的節流。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世界上注重環保、注重心靈修行的,大多是一些貧苦大眾,他們總是節約能源,不敢輕易浪費,而最浪費能源的人,大都是一些富有的人,他們用錢不在乎,既不惜福也不環保。

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人常提醒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珍惜時間,就是愛惜生命。雖然我們永恒的生命不會死,但是,這一期的生命死了以後,下一期的生命究竟是什麼呢?誰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不用多妄想、多計較,將這一期的生命好好愛惜,好好運用,才是最重要的事!

愛護地球,除了建立節約能源的觀念,也要愛惜其他的生命。據說在加拿大,釣魚的人如果釣到的魚沒有一尺以上,要把它再放回去,讓它繼續活命、生長;在澳大利亞,政府規定每天隻準釣幾條魚,多了就要受罰,這也是環保的觀念。但反觀中國,常常唯恐釣魚不夠,還要趕盡殺絕地電魚。

即使像放生這種好事,實行到後來也往往成為不當的行為。如前所言,有人為了過生日,特地叫商人去捕魚、抓鳥來放生,結果在一抓、一放之間,動物已死去不少;有的動物放生之後適應不良,也會陸續死去。甚至有人到南美洲,帶了很多食人魚到台灣放生,也有人到佛光山放毒蛇、烏龜、流浪貓、流浪狗等,都是放生卻致死,且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

其實最好的放生就是“放人”,能給人因緣、幫助別人,讓許多人得到幸福,以及孝順父母、敦睦鄰裏、對人尊敬等等,才是“戒殺護生”最究竟的環保護生。

·佛光菜根譚·

“舍”能治“貪”病,不能喜舍時,應懂知足,知足才能清淨淡泊;

“忍”能治“嗔”病,不能行忍時,應有慈悲,慈悲才能拔苦予樂;

“覺”能治“癡”病,不能覺悟時,應求正見,正見才能轉愚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