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段(1 / 2)

而緊接著,腓特烈以華夏的一係列援助和合同為契機,宣布組建德意誌關稅聯盟,承諾關稅聯盟成員國將共享這份豐厚的開發機會。這些國家本來就與德意誌為同一民族國家,而且曆史上也互有聯姻,自然不會抗拒。在腓特烈發出倡議沒有一個月,幾乎大半個德意誌的城邦、王國都加入到關稅聯盟。關稅聯盟背後的事情自然瞞不過歐洲一些有心人的眼睛。

“維托裏奧,德意誌人走到我們前麵了。”撒丁尼亞王國的首都都靈的王宮裏,艾曼努爾三世聽完外交大臣的彙報之後,對自己的兒子說著。

“是的。”撒丁尼亞王國王儲維托裏奧麵露尷尬,“他們的運氣真不錯。”

“不,是腓特烈這個老家夥膽子夠大!”艾曼努爾三世搖搖頭,“華夏人也來找過我,但是我老了,維托裏奧,我會安排你去跟華夏人接觸。據我所知,他們在與我們接觸之外,他們與羅馬還有兩西西裏的關係都不錯。”

“陛下,您的意思是?”

“是的,答應他們。”艾曼努爾三世努力地伸出手,“我的兒子,意大利的榮光將在你的手裏再現。但是這一次,不再是羅馬人,而是我們都靈人來決定這一切。”

“陛下,您應該注意您的身體。”

“沒關係的,維托裏奧,我恐怕活不到明年了,但是你和意大利都有明天,告訴華夏人,我們有地中海,我們可以保證他們在地中海和北非的利益,但是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們向支持腓特烈那樣支持我們!維托裏奧,你父王是一個膽小的人,但是你不是!你是一個擁有雄獅一樣心髒的人,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將成為意大利曆史上最值得讚揚的國王!”

“是,陛下。”

維托裏奧離開了艾曼努爾三世的寢宮,他其實在暗地裏一直與華夏人有聯係。他羨慕華夏人的造船術,他也夢想在撒丁尼亞王國擁有華夏人的造船廠。但是按照華夏的法律,造船術是隻與盟友共享的,而撒丁尼亞一直在奧地利和華夏之間遊離,這讓華夏不得不選擇考慮與兩西西裏去合作。不過在維托裏奧的懇求下,華夏與兩西西裏的合作也比較有限,至少關鍵的武器和造船術都沒有涉及。

“陛下已經委托我來和貴國商談結盟的事宜。”維托裏奧見到劉寒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此。

“陛□體如何?”劉寒見維托裏奧的興奮中帶有一絲傷感,便立刻問道。

維托裏奧神色一暗,搖搖頭,“不是很好。”

劉寒沒有追問下去,但是看到維托裏奧這樣的表情,便知道艾曼努爾三世駕崩隻是早晚的事情了。劉寒道:“王儲殿下,我們的協議一直為您準備著,你打算在什麼時候簽署?”

“現在我們可以草簽一份備忘錄,等我登基之後,我們可以簽署正式協議。”

“沒問題。”劉寒道。

一七七四年三月,遠東正處於寒冬的時候,一股清兵悄悄越過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所規定的邊界線,次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正式照會俄國大使館,聲明華夏已經對其宣戰,同時宣布驅逐俄國大使。

在離開天津港的時候,俄國大使發表了一份聲明,聲稱這是華夏帝國最愚蠢的一個決定,俄羅斯帝國必然會打敗侵略俄國的華夏人。

“終於開戰了。”乾清宮裏,乾隆低聲道,“朕的時間不多了。”

“是的,終於開戰了。”永璿在軍機處裏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說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拉開了它的帷幕……

140鶴唳。亞細亞。世界大戰

在清朝的曆史上,蒙古一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即便是曆史學家也無法判斷蒙古到底與清廷是聯盟關係,還是從屬關係。早在明朝末年,清朝就與內屬蒙古結盟。準確地說,應該是女真部與內屬蒙古結盟行程了後金政權,因此內屬蒙古部分是屬於後金政權的從屬關係。除了內屬蒙古之外,蒙古的大部分其實是屬於劄薩克世襲統治的外藩蒙古。但是伴隨後金政權的擴張,大部分的外藩蒙古被後金政權吞並,隻剩下喀爾喀蒙古四部之外,其餘蒙古諸部已經被後金政權吞並。而喀爾喀蒙古則是以聯姻的形式與後金政權統一,但是事實上,清廷並不插手喀爾喀蒙古的統治。因此在清朝統治整個中華之後,喀爾喀蒙古就成了清朝曆代皇帝頭痛的地方。喀爾喀蒙古幅員遼闊,東邊與黑龍江將軍所轄的東北及外興安嶺地區接壤,西邊則抵達回疆,北邊是俄國,而南邊就是已經徹底歸順清朝的漠南蒙古。為了轄製喀爾喀蒙古,從康熙朝開始,曆經三朝,清朝都在對蒙古實行減丁政策。例如驅使喀爾喀蒙古與漠西蒙古的對決;挑動喀爾喀蒙古內部四部的紛爭……當然最陰損地莫過於,雖然清朝已經有了種痘技術,而且牛痘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無論康熙還是雍正,都將這門技術束之高閣。他們知道,天花是阻止蒙古人南下的最大威脅。他們不敢將天花徹底殺滅,即便愛新覺羅家族也因此損失了許多皇子皇孫,種痘技術還是被嚴格保密起來。

其實早在十六世紀的時候,俄國就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喀爾喀蒙古。在他們的心目中,既然在歐洲創造出了一個“白俄羅斯”,那麼在東方創造一個“黃俄羅斯”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強大的中華帝國不是俄羅斯敢直接對抗的,於是他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單算從喀爾喀蒙古入手,先策反這裏,再慢慢在遠東建立一個“黃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