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段(2 / 2)

對於俄羅斯人的狼子野心,無論是明朝皇帝還是清朝皇帝,都看了出來。但是無奈蒙古人是天高皇帝遠,而中華帝國的皇帝早已經失去了進取心,對於俄羅斯人的徐徐圖之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這一次卻不同,在永璿與乾隆的策動下,喀爾喀蒙古與俄羅斯是徹底決裂。雖然喀爾喀蒙古對清廷是早有異心,但是喀爾喀蒙古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上帝之鞭”,因為與清廷結盟,在他們心中,似乎也是對中華的另一種統治。所以當俄羅斯人還沒有將承諾的領土送到之前就大肆侵吞喀爾喀蒙古領土的做法,讓蒙古人異常憤怒。甚至不需要永璿去挑動什麼,蒙古人就主動要求與俄羅斯人決戰。

其實對於清廷來說,蒙古人的主動請戰也是非常符合規劃的事情。因為實際上,俄羅斯人的侵略壓力主要是對唐努烏梁海地區。唐努烏梁海地區位於喀爾喀蒙古西北地區。雖然與清廷的直轄部分並不接壤,但這裏卻是清廷的實際統治區域。同時這裏也是烏裏雅蘇台將軍的重要轄地,畢竟唐努烏梁海地區是麵對俄羅斯與喀爾喀的雙重壓力,故而這裏也駐紮這清廷一隻非常彪悍的騎兵。

思 兔 網

永璿雖然一直在推行軍隊現代化,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技術落後的十八世紀,火器實在是一支昂貴的裝備。永璿傾盡所有也隻完成了海軍的換裝和西山大營的換裝,其餘陸軍都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熱兵器為輔。所以永璿是不願放棄唐努烏梁海地區這樣一支彪悍的騎兵,畢竟所謂的八旗騎兵已經是個傳說,如果再丟失了唐努烏梁海騎兵,那麼永璿真的隻有去哭了。靠人山人海堆出來的勝利未免太慘烈了,不到萬不得已,永璿也不會想用這樣的方法。

“蒙古人這次居然主動請戰了。”東暖閣裏,乾隆低聲道。

“兒臣也是覺得詫異,但是想想,如今俄國人步步緊逼,由不得蒙古人不著急。”此時的東暖閣裏隻有乾隆與永璿在商討,二人麵前擺著地圖和各種資料。“烏裏雅蘇台將軍本就是本朝數一數二的陸軍存在,唐努烏梁海又是麵對喀爾喀與俄羅斯的前線,此處士兵的彪悍程度乃是本朝僅有的。我們自然是不怕俄國人的南侵,大不了跟他們在唐努烏梁海地區耗著就是了。但是喀爾喀卻怕,一旦俄國人吃不掉唐努烏梁海,自然會繞道喀爾喀。”

“所以蒙古人怕了!”乾隆露出笑容,蒙古人的確是清廷的重要盟友,但是這個盟友似乎有些尾大不掉了,“蒙古的活佛跟俄國人勾勾搭搭的,還真當朕看不見麼?”

“皇上聖明!”永璿雖然覺得這馬屁有些惡心,但是在封建時代呆久了,這馬屁已經是習慣了。

雖然知道這是馬屁,但是乾隆臉上還是露出會心的微笑。“聽說蒙古人從兵部要了一堆東西去?”

“是。”永璿雖然並不統管六部,但是跟俄國人有關的事情還是能知曉的。“喀爾喀對唐努烏梁海的裝備是很羨慕的,說是希望能為蒙古打造同樣的一支騎兵。”

“哼!”乾隆心裏暗罵了句,但是嘴上缺說,“既然是要讓蒙古人出兵,自然不用太苛刻他們。”

“兒臣領旨。”永璿自然曉得乾隆的心思是什麼。事實上,唐努烏梁海騎兵是當時兵部按照唐朝重騎兵的標準打造的。

在封建曆史上,唐朝的重騎兵堪稱是“冷兵器時代最可怕的存在”,當年唐朝的重騎兵是將貴霜帝國打得滅了國,直接嚇走了羅馬帝國的馬其頓軍團。後世有好事的軍事分析家指出,如果唐朝的重騎兵能夠維持下去的話,別說是金國了,連元帝國打過來都能切菜一樣的切回去。但是訓練這樣一支騎兵並不是所有封建王朝都能維持的,想想看,從士兵到馬匹都是由最好的鋼鐵覆蓋,除了馬眼睛和人眼睛之外,其餘都是被裝甲覆蓋。而且士兵所持用的陌刀也是非常鋒利和沉重的,一刀下去,一匹馬都能輕而易舉地切成兩塊。這樣一支騎兵隻要往戰場上一放,然後往前一衝,除非是用大炮組織,否則幾乎是無敵的。何況當時最先進的弩床技術也掌握在中國人手裏,所以唐朝的重騎兵在熱兵器時代沒有興起之前就是無敵的存在。但問題在於,無論是裝甲還是陌刀,都需要大量上好的鋼鐵來打造,其價格基本上等同於同重量的黃金了。何況這樣還需要負重極大的上好馬匹,而且士兵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所有條件都有了,最後訓練出來的成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即便是富庶如唐朝,也隻有少量的重騎兵。等到了宋朝,因為弩床技術的發展,重騎兵就被徹底拋棄了。

而唐努烏梁海騎兵就是兵部一群頭腦發熱的人想辦法重建的唐朝重騎兵,雖然永璿覺得這樣有些浪費,但並沒有組織。乾隆自然曉得唐努烏梁海地區的重要性,所以也批準的兵部的計劃。在短短十幾年的發展之下,唐努烏梁海地區就重現當年的重騎兵,雖然還沒有唐朝那般的震懾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