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樂和華成一起上了馬:“這些糧食是從湖廣運來的,消耗和運費都多出許多,這次運來的糧食,比往年少了兩成呢。”
“這已經很好了,有了這些糧食,今年咱們燕雲十六洲就安穩了。”華成安慰張伯樂。
“唉,我們為皇帝守邊,糧草竟然還要自己籌備,這皇帝也太好當了!這幾年府庫裏的銀子都拿到南邊買糧食了,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撐不下去的。”張伯樂這幾年走南闖北,看到朝中皇親國戚的奢侈貪婪,心中對皇帝的怨氣早已堆的老高,現在見到華成,忍不住抱怨起來。
“哥哥慎言。”華成左右看了看:“哥哥,咱們會王府再說話。”
燕王看到張伯樂回來十分高興,忙命王妃設筵為他接風,席間隻有華成作陪。
燕王聽張伯樂說了這次采買糧食的情況,他歎了一口氣:“這燕雲十六洲地盤雖大,不過地廣人稀,又有匈奴常常來騷擾,百姓們窮苦呀!按今年的糧價,明年隻怕真要加些賦稅,才能多采買些糧食。”
“不可,燕雲百姓之所以能留在這苦寒之地,就是父王二十年來一直都堅持三十稅一,才讓百姓心定,不時還有關內百姓遷到燕雲,如若增稅,讓百姓之心不穩,那燕雲十六洲就更危險了。”華成首先反對道。
“小王爺,不增稅,我們去哪裏找錢去買糧食呀?若糧食不足,這燕雲豈不是更危險?”張伯樂反問華成。
“君不義,也就別怕我們臣子不忠了。”華成一陣冷笑:“我們就做一些生意,掙些錢來養活燕雲十六洲的百姓。”
張伯樂搖搖頭:“我們燕雲十六洲十分貧乏,隻有東北的人參還能買上些價錢,可這人參極為難尋,每年上千人進山,也就能尋出百十株。還有毛皮,自然是我北方的毛皮厚實,可南邊的人愛穿絲綢,所需毛皮的人,並不多。”
人參、毛皮是燕雲主要出產,每年收糧食的錢,也是用買人參毛皮得來的。
:“我想過了,我們曬鹽,買到中原。還有……”
華成伸手取過一柄長刀,他命人拿來一塊兩寸厚的木板,一刀斬去,木板初劈成兩半。
“煉成了?”燕王吃驚地站起來。
“這柄刀還是比不上伊斯文的精鐵刀,不過比一般的刀韌性上,鋒利上都強了很多,我想,朝中的貴人一定都喜歡這樣的寶刀。”華成把刀插回刀鞘,遞給燕王。
燕王看那刀鞘製作的十分華麗,用金線纏成,還鑲著三顆綠色寶石,他皺皺眉:“這刀鞘為何做的如此華麗?刀是上陣殺敵用的,又不是裝飾。”
“父王,這刀在我們手裏自然是上陣殺敵的兵器,在朝中貴人的手裏,它就是一件裝飾,刀鞘做的精致,才能買上個好價錢。”
燕王聽他說的有理,站起來在廳中踱來踱去:“曬鹽!販買私鹽,那可是死罪呀!”
“我們自然不能親自去賣。”華成狡猾地笑了笑:“我們便宜點賣給羅無忌,我猜他一定有辦法把這鹽買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