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一本商業圖書引起了同樣的轟動。曾經擔任過聯想公司公共關係部總經理的陳惠湘寫出了《聯想為什麼》。作者以親身經曆敘述了聯想公司的成長曆程,以及其間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經營模式。這應該算是第一本以中國現代公司為研究標本的商業書籍。聯想被認為是中國崛起中的一個榜樣,作者寫道:“學完美國學日本,到頭來能不能解決中國企業的問題?中國需要研究自己,中國需要集體英雄主義。”在書的封底,編輯者更是用黑體字醒目地提示說:“在這本書麵前,我們隻需深思一個問題:我們該怎樣愛自己的祖國?”
這種貌似深邃的題背後,無疑激蕩著一股倔強的、舍我其誰的浩然之氣。
但是,世界真的如此令人著迷嗎?
【企業史人物】:一人三九
並不是所有的中國公司,都有那麼的幸運,可以站在一個行業的高地上向“全球第一”的目標發動衝鋒。在那些有可能的行業裏,中藥應該是最被寄予厚望的一個,它發源於中國,並在這裏有深厚的學科基礎、消費市場及民眾認同。
趙新先的三九集團是中國中藥企業中惟一一個把產值做到將近100億元的企業。它曾經構築一個令人生畏的企業集群,它的產品曾經風靡全國,它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它在連鎖藥店、健康網站、中醫醫療設備等領域的擴張業績無人可及。
當它的衝鋒最終疲軟下來的時候,似乎也意味著,一場長達二十年之久的世紀決戰悄然落幕,在未來的市場上,中藥可能連一次勢均力敵的失敗機會都已經難求了。
本文發表於博銳管理在線| 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asp?id=76378|49
“一個人機製”的確立
1985年8月7日,深圳城郊的筆架山上,茅草叢生,滿目荒蕪,這裏剛剛進駐一支由軍人組成的創業團隊——43歲的趙新先,跟著他創業的有6名醫院的員工、8個聘用的工人。$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