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他第一個向小徐提問,“這上麵的字是你自己寫的嗎?”小徐說:“是。以前在學校做過宣傳工作,所以練過字。”他點點頭,繼續看小徐的簡曆。
那一天,麵試官向小徐提的問題最多。幾天後,他就收到了該單位的上班通知,而且薪水比想象的要高。
那次小徐第一次意識到,把事情做到細致,可以吸引別人的關注,進而為自己獲得機會。不管什麼事情,隻要用心去做,把它做好,總不會錯。在我們的工作中,更需要細致,細致而出色地完成任務,得到領導的好感,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展現機會。比如,當領導要求我們寫一個產品推廣計劃書的時候,有可能需要大量的調查和數據統計。這個時候,會出現兩種做法。
第一種:因為該計劃是領導已經敲定的,所以在製定計劃之前,全體員工都知道了大致的計劃方向和市場情況。寫計劃書的時候,依照常或往年數據規估計個大致的數據就可以了,至於調查取數、經過各種煩瑣的途徑查閱資料,就大可不必了;媒體的選擇,更好辦了,公司有固定的媒體資源,聯係這些媒體就行了。這樣會減少你很多工作時間和精力。
第二種:盡管該項目已經是老板欽定項目,在推廣之前,還是應該了解市場情況,了解同類產品的具體銷售情況,以及銷售中出現的問題,哪些區域銷售理想,哪些區域欠佳等等。做到所有數據都有來曆,而不是旁聽道說或根據往年數據;而媒體的選擇,公司當然有固定的媒體資源,考慮一下這些媒體資源中哪些適合、哪些不適合這個項目的推廣,還有哪些新的媒體資源可以開發。而這將花費你不少的時間和精力。
兩份產品推廣計劃書,大致的結構一樣,重要的條目一條不少,裏麵列舉的數據資料可能也差不多,但老板審閱時就會發現其中的區別。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份詳細的實施計劃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堆數字表現出來的口號。
如果你接到如此任務,你會選擇哪種做事方式?
自作聰明,做事浮躁、懶惰的人常選擇第一種,這樣使他們不必費什麼事兒就能交差;做事沉穩、踏實的聰明人會選擇第二種方式,他們在這項工作中損失的時間和精力會因結果的完美而得到彌補,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得到了一些前者無法得到的信息以及學習的機會。
把工作做到細致,意味著會碰到一些瑣碎,細小的事情。實際上,“細致”並不代表“細小”,而代表著“細心”。
工作因細致而卓越。任何時候,都要告訴自己,“細致,再細致一些。”這樣不僅能減少工作中的失誤,而且能給自己創造不少機會。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推銷員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並不是老板交待的任務,但阿基勃特卻主動地做了。這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行字有可能讓人注意不到,或者嗤之以鼻,但也可能為阿基勃特帶來一筆大的訂單。事實上,它為阿基勃特帶來了與董事長直接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