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段(3 / 3)

孫正仁愣了一下,沒想到主持人會突然掉轉話頭來問他。他頓了頓,開口道:“我那時候不在寮州,所以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那孫先生對此事的看法是什麼?是否真的認為手上的骸骨就是龍骨。”主持人分毫不讓。

“我……”孫正仁猶豫了一下,主持人卻立刻插入繼續問道,“如果孫先生真的認為這骸骨是龍骨,為什麼時至今日,才想要鑒定?”

“我不是……”孫正仁想說他並不是想要鑒定才將骸骨捐獻出來,隻是人空空蕩蕩來,便無所掛礙去,那些累贅的東西,能散便就散給別人。ω思ω兔ω網ω文ω檔ω共ω享ω與ω在ω線ω閱ω讀ω

他還未來得及說,蔡大標就插了進來,說是他和張小標還有當年的幾個目擊者早在幾年前,就給終秧電視台寫過信,全都反映了當年他們看到真龍的經過,但是國家動物館和終秧電視台都沒有回音。

電視裏節目還在繼續,孫正仁卻覺得昏昏沉沉的,想要合上眼睛,好好休息。

“……借科技之力,破解七十年謎團。”電視機中主持人如是說,“經過科學論證,它不過是一個流傳了70年的神話。當水退潮時,迷失方向的巨鯨,擱淺在遼河邊的葦塘中,成就了這個七十年的神話……至於當時聲稱在天上看到真龍的目擊者,專家認為,在強烈的主觀意識作用下以及陰天光線很弱的情況下,很容易將變幻形態的雲彩誤認為龍……據專家稱,寮州當地對於龍有很深的感情,現存很多舊時龍王廟遺址……”

閉上眼睛,沉入一片黑暗中,電視機還在隱隱作響,隻是那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恍惚中,一陣輕笑在耳邊響起:

“方腦殼,你怎麼現在才來?”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完結,還有一個老莫的番外。兩人再次見麵後的事情會作為追加番外放在定製裏。這個故事的所有靈感來自於1934年遼寧口墜龍事件,有興趣的大人可以去看看。

☆、番外 老莫

老莫剛被派到凡間做個小龍王的時候,心中是有些不情願的。他是負屭的玄孫,在龍王界上算不上呼風喚雨,但也是說一不二的小霸王,想要什麼便有什麼,想去哪裏便去哪裏,再加上他年紀小,龍王界上上下下都讓著他幾分。可到了凡間,因為種種龍王界的規矩,生活上天壤之別不說,連找個樂子的地方都沒有,麵對著幹旱的山丘,日子一天天過去,枯燥無聊,沒滋沒味。好在這些凡人們誠心的很,凡界靈氣說不上多清澈,但也說不上多渾濁,他長久待著,身體倒也不難受。不時的還有村裏人拿些供品來,雖然山野之間沒什麼山珍海味,但這些鄉下菜是他從未吃過的,倒也新奇了一陣。

龍王廟裏來來往往求神拜佛的人很多,他偏偏就記住了那個小孩。一開始,是因為那孩子每次來時都拿濕漉漉的大眼睛瞪他,像是要從他的塑像上瞧出什麼花來,那孩子瞪他,他便也回瞪過去,他這一瞪,那小子也不惱,盯著他的神像咯咯的笑了出來。他莫名其妙的有點沮喪。

後來這孩子總是趁著家長不在的時候,自己偷偷來。手上的小玩意老莫可以勉為其難的收下,可每次都偷偷的抓一把香灰是怎麼回事。香灰香灰,那也是記載在神仙的功德簿上的,這小子倒好,每次來都在他眼皮底下偷一把,一點也不遮遮掩掩。他心情好時就睜一隻眼閉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