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仁聽著這故事,心中不由自主的翻騰著,特別是聽到屍體上已經生了蛆蟲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捂住了嘴,莫名其妙的反胃。蔡大標和張小元見他這樣,也不再說下去,隻是提到那屍體被處理之後因為珍獸難得,便分了些屍骨給寮州的達官貴人們收藏,也算得上是一種奇珍異寶了,說不定商會會長也分到了幾塊。回到府上,向主人彙報了鬆海港的情況,主人十分開心,對他褒獎有加,準備派他常駐鬆海港負責那邊的生意。臨別之際,府上的女主人賞了五塊獸骨給他,小心翼翼的將那五塊骸骨揣在懷中,孫正仁離開了寮州。
便是這骸骨引出了後來的事。
孫正仁上了年紀後,便回到了寮州。收拾東西時,發現了這五塊骸骨,想來也是珍奇之物,對他卻沒什麼用處,他便將這五塊骸骨捐給了市史誌辦公室。辦公室的人員一聽到這骸骨的來龍去脈十分感興趣,查閱當年的盛京時報和寮州市誌發現竟皆有圖文詳細記載。很快,寮州巨獸的事情便引起了終秧電視台的關注,《走進科學》欄目組來到寮州,尋找當時的目擊者,準備調查這頭巨獸的真正身份。
因為,當年寮州的所有記載中,都稱其為,龍。
孫正仁沉默的從記者堆中經過,他年紀大,看上去又是弱不禁風的模樣,各位興致高昂的記者也不好勉強攔住他。嘰嘰喳喳的聲音終於被甩到了身後,孫正仁長歎了一口氣。這實在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隻是,想著年事已高,貴重東西不要也罷,僅此而已。
頭疼的回到了家中,打開電視,電視上正播著的他們錄製的那一期欄目。為了還原整個事件,也為了使最後的結論更加具有說服性,《走進科學》欄目組將這起節目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背景介紹,他們找到了當時的目擊者到現場座談,其中便有孫正仁,以及他多年不見的兩個朋友,蔡大標和張小元。第二部分是證據分析,眾人的陳詞,孫正仁提交的證據,都被交給了自然博物館的專家進行鑒定,所有的鑒定過程,分析手段都為如實的拍了下來。第三部分就是節目組最後的結論。後兩部分都是在孫正仁錄完節目後再進行的,所以最後的結果如何,他也不太清楚,靠在沙發上,看著鏡頭中的三個人,他意識有些恍惚,似乎又回到了錄製的現場。
孫正仁雖然有龍骨,但未曾親曆事件,倒是蔡大標和張小元,都聲稱自己看到了龍的真身。
“是否是當時的一種幻覺,或者雲彩像龍?”主持人問道。
“不可能不可能,那是真龍。”蔡大標和張小元連忙擺手,“也就是不到一分鍾,當時是陰天,那龍是灰色的,在雲中動彈,行為跟蛇一樣。”
“……”主持人見他們的堅持,有些為難,隨即問道,“那能不能請三位詳細描述一下那龍長什麼樣子?”
“頭是牛頭,頭上有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須,兩個長須子,大眼睛突出,大概有十米長。”張小元伸手比劃了一下,“身上有鱗,四隻爪,尾巴像是鯉魚尾巴。”
“……”聽到如此詳實的細節主持人也不好反駁,不動聲色的調轉了話題,“孫先生是骸骨的捐獻者,您當時看到龍了麼?”
做這個節目的目的,當然是否定一切怪力亂神的東西,用最科學的理論那解釋那些神秘的現象。世人沒見過,僅存在於傳說中的東西,怎麼可能真的存在?要是真的存在那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還是在意為宣揚科學破除神秘文化的節目中,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主持人問了兩個問題,都沒有達到削弱證據的目的,見到一言不發的孫正仁,他覺得自己有了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