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父,大師伯,大伯母,二師伯,三師伯,四師伯,爹,娘,宋師兄他們到了——”這十餘年來宋青書娶妻生子,武當山上楊不悔也為殷梨亭添了一兒一女,分別取名青硯青瑤。長子青硯十三歲,已漸漸露出謙謙君子之風,小姑娘青瑤九歲,是個嬌俏活潑尚有兩分天真的小美女,亦是武當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受盡寵愛。另外張鬆溪收養一義子青墨,也是□歲,是個天份不錯且挺俊秀的孩子,開口的正是已隱隱帶有幾分少年青澀的殷青硯,他話音方落,青瑤青墨已經帶著哲兒、智兒率先進來——

“太爺爺,智兒來看你了——”智兒小包子已經長成小正太,未語先笑的性子卻沒有變多少,剛跨進大殿便衝著張三豐而去。他身邊的哲兒也連忙跟上弟弟的腳步上前拜倒:“哲兒給太爺爺請安,給爺爺奶奶請安,給四位叔祖請安——”

“快起來——”張三豐含笑頷首,招了智兒到跟前說話,宋遠橋身邊的李氏則第一時間將哲兒拉到跟前上下打量,歡喜得都快要流出淚來。當年周芷若和宋青書成親後次年正月便生了長女,李氏在這之前三個月就到了峨嵋,之後便在峨嵋呆了快六年,直到陳友諒被朱元璋滅了江南戰火基本平息,她才回到武當。當時小孫子還不到周歲,大孫女又在三歲時被原逍遙帶走了,所以她看著出生的三個孫兒孫女中,與大孫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如今日思夜想的孫兒就在眼前,而且還不止一個,她怎麼能不喜極而泣?

宋青書和周芷若一進來便看到李氏抱著大孫子隨時準備水淹武當,兩人幾乎同時急切上前喊了一聲“娘”,待要跪下一拜,李氏已然起身攔住,眼眶泛紅上下打量著眼前二人——

“娘,兒子回來了——”宋青書滿心歡喜扶著李氏坐下,周芷若也跟著將身邊的雙胞胎抱到李氏麵前:“娘,這是小團子和小圓子,您還沒有見過他們呢。來,小團子小圓子,給奶奶請安——”

“奶奶——安。”兩個已滿周歲的小包子聽了周芷若的話當即便樂嗬嗬站定衝李氏一揖,嘴裏也奶聲奶氣喊著奶奶,頓時把李氏喜得眼裏隻有了兩個小孫子,一下子摸摸這個,一下子又抱抱那個,恨不得能多生出幾隻眼睛手臂——

旁邊宋遠橋見兒子媳婦孫子眼裏都隻有妻子,心裏是既羨慕酸澀又歡喜難耐,固然他臉上表現得淡定自持,眼底終究帶了些異樣。周芷若正半蹲在地上護著一雙小兒女,無意間一抬眼便瞄見他的眼底的黯然,略一思索遂抱過小兒子麵對宋遠橋道:“小團子,來叫爺爺——”小包子軟糯糯地叫了,周芷若又衝宋遠橋道:“爹,這是小團子,大名莫重華,小圓子叫莫容華,以後便是莫七叔的嗣孫。雖然他們不姓宋,可也永遠是我們的孩子,是爹娘的孫兒,這稱呼便不必改了。”讓一對小兒女改姓莫,過繼給莫聲穀,是周芷若主動提起的,反正孩子還是養在他們身邊,由他們教養,縱然改了姓對周芷若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反倒是宋遠橋,他不是為了兄弟不認親子麼?周芷若現在倒要看看,他宋家的一對孫兒平白無故就成了別人家的,他會無動於衷?要知道,古人最是講究多子多福的。`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果然,聽了周芷若的話,宋遠橋臉上明顯帶著震驚,再看眼前的小孫子時,眼底便格外多了幾分憐惜不舍,繼爾又慈愛地抱起地上的小包子摸著他的臉,低咳一聲衝周芷若道:“你們有心了,這樣——很好。”宋遠橋心理素質雖說極好,又極重視兄弟之情,此刻懷抱軟綿綿的小孫子,欣慰莫聲穀有後之餘,心底到底也有了幾分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