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張無忌本就容易心軟,便是瞧在兩人有過同樣為愛瘋狂的經曆,張無忌也要幫他一把。於是,剛被人家妻子騙過一把,張無忌又救走人家丈夫——然後,看到王漣,他在心底便隱隱覺得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將來,夫妻反目,懊悔一生。

意識到這點,張無忌便在心裏告訴自己,敏敏不會如夏氏那般狠毒,芷若也沒有因為自己悔婚而死,自己的父母固然不滿自己悔婚與敏敏在一起,可是他們素來最是疼愛自己,若是他們仍然活著,一定會原諒自己接受敏敏的——

“咦,這不是王漣王公子麼?你怎麼進城了?”

“想來是王公子那風情萬種的表妹夫人伺候得不好,咱們大名鼎鼎的王公子想換個口味了吧。”

“不會吧?真要這麼說,王公子你也太挑剔了,咱們青州城內誰不知道您家那位吟月夫人可不比翠紅樓的頭牌差,價錢卻公道,王公子近水樓台又是免費享受,不知羨煞多少大老爺們,公子怎麼還不滿足?”

“我看是吟月夫人不耐煩伺候他了才是,瞧他現在病秧秧的樣子,哪裏還能滿足得了閱盡千帆的吟月夫人?所以這不就被趕出來了麼!”

……

張無忌自欺欺人,不肯承認他將來會跟現在的王漣一樣,可是客棧內在有人認出王漣後,眾人鄙夷的眼神、戲謔嘲弄的言辭雖然是衝著王漣去的,張無忌卻覺得仿佛被嘲笑的是自己,極度難堪中他也不期然想起了十三年前少室山上自己帶著敏敏離開時眾人的眼神——

舅舅是臉色鐵青滿眼怒火,武當三位叔伯中俞蓮舟臉色冰寒隻當自己不存在,張鬆溪一臉漠然,眼底卻藏著失望、無力,殷梨亭也是失望中掩藏著擔憂痛心。明教這邊,昔日對自己恭敬有加的眾人不是麵露失望羞愧,就是堵氣扭頭無視自己無言的告別,或者神情漠然就像對著一個陌路人——這些是自己的親人、朋友,自己卻隻留給他們失望和不恥,而其他人看到自己始終選擇維護敏敏時,根本就毫不掩飾心底的鄙夷嘲笑,那目光就如現在這些人看著這王漣一樣——這麼些年他一直強迫自己忘記曾經這一幕,裝作看不懂他們的失望、鄙視,裝作不在意……如今,敏敏走了,他再也沒有了自欺欺人的借口,逃無可逃——

其實自己和這王漣又能有多少不同呢?他們都做了同樣的錯事,固然王漣因為自己和表妹夏氏的私情逼死未婚妻,氣死親母,妹妹——自己為了敏敏卻拋棄了一切,父母、叔伯、朋友、責任、大義。所以現在王漣和那夏氏反目成仇,時時受著夏氏的折磨,為曾經的罪孽懺悔,而自己則直接被敏敏拋棄!是啊,現在是別人拋棄自己,而且是自己為之拋棄所有傾心所愛的女人——這就叫做蒼天有眼吧?

看著身邊已然麻木任人羞辱的王漣,張無忌突然覺得既可憐又可恨——至於他這種情緒完全是針對別人還是兼有自省之覺,也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小小的張博不知父親本就做了虧心事,打心裏認定是王漣連累了父親被人笑罵,很是不解父親何以要救那樣一個無恥之人——不過隻要他身在中原,總有一天他會明白的,誰讓自家父親是江湖上的大名人呢?這才過去了十一二年,相信江湖中還有很多人是認識當年的張大教主的!

武當探親

洪武三年初夏,時隔十三年整,宋青書終於帶著妻兒回到武當。最小的龍鳳胎出生後,宋青書第一次離開桃花島去湖州處理商隊被劫一事時,路遇為躲避新帝傳詔在外流浪的張三豐,兩人一起回了桃花島,張三豐還在島上住了半年多,宋青書與武當的恩怨也算是就此揭過,所以才有了如今這趟武當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