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先生的新書招來的罵聲依舊,但是也有士子百姓的思想在慢慢發生改變,這個變化雖然很慢,也不明顯,卻是至關重要的火種,隻要時機成熟,星星之火必然可以形成燎原之勢——
幻想續曲
永樂三年七月,大明永樂皇帝身邊的三保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三百多艘海船、兩萬八千多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船隊自南京龍江港啟航,自太倉出海,曆時兩年零兩個月,在訪問了三十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後,於永樂五年九月回到大明,這一年也是大明王朝建國四十周年。
在這隻龐大的遠航船隊中,大部分是朝廷組建,其中也有兩成是民間私人商船,這些船沒有跟著官船駛入南京,而是分別在泉州、福州、蓬萊等地靠岸,其中一隻商船則在茫茫東海之上消失——
“爹,娘——孩兒給爹娘請安!”桃花島海岸,宋承哲帶著能夠趕來的兄弟姐妹和家人迎接歸家的親人,看到離家兩年多的父母終於出現,他也一臉激動率先拜倒:“爹,娘,孩子兒不孝——”
另一邊周芷若也遠遠就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孫兒,在外頭看不見也不見得有多麼想,如今看到了,湧動的心緒才告訴她什麼叫血脈相連,略略平複思緒,她也迅速上前拉著長子起來抱了抱他笑道:“起來,都起來——瞧你,都是做了祖父的人了,這樣像什麼話?你是不孝,說了不能叫我娘的,你怎麼總是記不住?好了好了,今兒我高興,就不跟你計較了,三兒小四,還不快過來讓我看看你們都長進了沒有。”洪武二年初生了雙胞胎之後,四年後她又生了一子,取名周承瑞,這才是他們的麼子,之後也直接喚小四,至於小名小團子大名莫重華的三子,在繼團子、重兒、華兒幾個小名之後,小家夥強烈要求自己改名小三時,當時周芷若口中的茶水噴了一桌不說,還差點兒把懷裏的小兒子摔出去——
被周芷若點名了,想著自家大哥才剛被親娘罵了“不孝”,重華和承瑞哥倆相視苦笑一下,寒寒糊糊應了聲,哥倆一左一右圍在周芷若身邊笑道:“也不知外頭有什麼好,一去就是兩年多,叫兒子好不擔心!”這是重華的抱怨,他話落,承瑞也跟著道:“既回來了,這次可要好好在家裏歇著,讓兒子也好好盡盡孝心。”哥倆心有靈犀話中沒有叫一聲“娘”,其他人也知道這哥倆的難處,暗自偷笑。
“果然還是這麼沒出息!”輕歎一聲,周芷若望著小兒子的目光滿是不解,三兒重華倒也罷了,到底被宋遠橋和李氏教養十幾年,開不了那個口把爹娘叫哥姐可以理解,這小兒子可是跟老二一樣基本上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怎地他也這麼羞澀?莫非老二那種沒大沒小的性子是天生的?想到自家二兒子自小就會跟親爹做對,周芷若不得不承認先天基因的重要性。她也不想想,自己都四世同堂了,還不服老想裝嫩?難怪親生兒子都別扭呢!
“娘看起來倒比兩年前更年輕了,娘,女兒可想死你了,下次你和爹要出去玩,可一定要帶上女兒啊……”周芷若這裏為難了兩個小兒子後就被小女兒容華纏住了,手挽手說說笑笑的母女倆看起來倒真像一對姐妹花。周芷若對女兒素來更為寬容,此時又久別重逢,自然不會糾她的錯。另一邊宋青書與家人相見的場麵也十分和樂,他沒有像妻子一樣為難兒孫們,且跟著他們夫妻一起出海的承智和妻子孫氏都是極會活躍氣氛的,眉飛色舞對眾人說起一路上的見聞和異國習俗,讓這種親人重逢的場麵越發熱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