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段(1 / 3)

,還有人大半身子浸在水裏,死命的想往水裏撈東西,更有好些人被困在樹上,大部份的人都是一臉茫然,麵色如土,哆哆嗦嗦的嚇的厲害。

望著一片汪洋一般的家園,好些人絕望的哭了起來,也不知道這洪水何時會退,更不知道退水之後還能如何生活?

辛苦一年的收成全沒了,家也沒淹了,連口吃食都沒了,有些人甚至絕望的想跳河自盡了。

莫故直接貼著水麵禦劍飛行,碰上了人就順手撈起,送到附近的高處,這才剛撈起一個老婦,她又想尋死,不隻老婦人的兒子、媳婦連忙拉著她,就連莫故也忍不住開口勸道:“老人家,好死不如賴活著,你這又是何必呢?”

她這一死,他不就是白撈了?

“年輕人你不懂啊!”老婦人哭道:“我什麼都沒了,連一口吃的都沒有,我不死,難不成要連累孩子嗎?”

她活的久了,什麼事兒都見過了,黃河決堤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以後啊,不隻是他們村,這整個縣,還有附近的縣都被水淹沒了,既使水退了,方圓百裏什麼都沒了,他們上那兒弄點吃食去?

不說他們沒銀子,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糧食,與其活活餓死,或著為了一口吃食賣兒賣女,還不如讓水淹死了,還可以少受點罪,少牽連到兒孫。

老婦人哭哭啼啼,她兒子還能勉強忍住,但兒媳婦已經止不住哭了,望向自個懷裏還懵懵懂懂的小女兒不住抹淚,先前她跟她家男人就在商量著,要把小女兒給賣出去,一方麵換點吃的,一方麵也給孩子討個活路,沒想到娘聽到了,便想尋死留口吃的給孩子們。

莫故微微歎氣,老婦人雖是悲觀了些,但事實也是如此,想想民國初年的花園口決堤而導致的河南大饑荒,當時餓死了整整三百萬人,那時災民賣兒賣女,仍舊換不回一口吃食的慘狀,莫故至今仍無法忘懷,當時要不是他的道法已有小成,隻怕也逃不過一劫。

莫故微微沉吟,河南水災,光是捐助銀錢是不夠的,重點還是糧食,無論是南糧北運還是北糧南運,最麻煩的都是一個運字上,這點他在跟莫銘等人算那河堤的建築成本之時便有所感了。

不過這對旁人而言是個問題,對他們這等修真者而言倒是易解,一枚一次性的儲物符便何以儲存好幾千斤的糧食,運輸上的成本可以下降許多,倘若大晉朝的糧食不夠,大不了再上淘寶買去。

除了吃食之外,一些止瀉的藥物也得備上,水災之後,易生瘟疫,中藥救治病人的速度始終是慢了點。莫故略評估了一下救災需要的物資,沉吟許久,再放出了一隻寄語紙鶴,讓小五等人準備運送物資過來。

老婦人和兒媳婦抱著痛哭,便沒注意到莫故的舉動,老婦人的兒子卻注意到莫故隨手取出了一枚小紙鶴,紙鶴就像是活了的一般撲著翅膀飛走了,再定睛一瞧,莫故竟然是站在水麵之上!

除了神仙,這世上那還有人能在水麵上行走,老婦人之子當下便跪地求道:“求仙人指點生路,這水再淹下去,大夥當真是活不了了。”

“你且起來!”莫故虛扶一下便扶起了那人,他微微沉吟,手掌一番,祠堂屋頂上便多了五、六袋的米糧,“你先平均分給此處眾人,朝堂必會幫助爾等!”

那人轉頭一見那五、六袋米糧,喜形於色,這麼多糧食,慢慢吃也足夠全村的人吃上好一陣子了,當下連忙拜倒,“多謝神仙!多謝神仙!”

不隻那人瘋狂的拜著莫故,附近幾個親眼見到莫故神跡的人,隻要還能行動的,無不跪倒在地。

莫故不習慣被人跪拜,當下一個轉身,隱去身形,不過這越發讓人認定其為神仙,之後甚至為莫故建了神仙祠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