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麗人在此,必定是為了渤海故地的事情,因為宋朝向遼朝用兵的緣故,前方吃緊,對於高麗的態度一定會有緩和,高麗王估計就是抓住了這個契機,派人前來商議,在這個時間來,就有點施壓的意味了。
李楠和趙惜若想到這些後,都覺得有些難辦,遼國若是不給高麗土地那自然是好,就怕蕭太後會因為害怕而把渤海故地給高麗,高麗選擇置身其外還是好的,萬一發兵助遼國,宋軍就又有了大量的死傷,與遼國戰爭的艱難程度也就未可知了。
更難辦的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即使遼國不給高麗土地,等到宋軍和遼軍兩敗俱傷之時,高麗仍可趁機出兵搶占土地,宋軍的戰線越拉越長,戰爭也越來越不好打,高麗的實力也不弱,現在還向宋朝稱臣,等到宋朝被戰爭拖垮之後,卻哪裏還有精力去管高麗搶占的領土?
想了一會,李楠的眉頭越擰越像一團疙瘩,趙惜若走過去把她的疙瘩捋平了,說你還是先考慮趙恒的事情吧,高麗的事,先放一放再說。
她一說,李楠的眉頭更擰巴了,說你說我們整天幹的都是些什麼事兒啊?本來就夠焦頭爛額的了,這趙恒不幫忙還淨給我添亂,這次把他弄回去我就是拚著逼宮的罵名也不會再讓他出宮了,趙家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趙匡胤好歹還英雄過,趙光義就整個在高粱河被嚇破了膽,不敢再向遼國用兵,到了趙恒,直接被當做俘虜擄了去,把徽欽二帝的經曆提前經曆了一遍,還好契丹人不知道他的身份,要是知道了,郡馬立刻就變成階下囚了…
她兀自在那裏喋喋不休,罪魁禍首此刻卻在王爺府的溫柔鄉裏享受著美人美酒,當然,趙恒還不至於傻到像劉禪那樣樂不思蜀,從被抓的那一刻就在思考著逃出去的辦法,無奈孤家寡人的他,也隻有任人擺布的份兒了,被眾美女包圍的他此刻滿腦子都是下次就是有誰求著自己出宮自己也絕不會出宮了,卻不知他哪裏來的信心自己一定會回去。
李楠的商隊裝的都是一些上等的動物毛皮和少量布匹,故意讓仆人放話說布匹是先前去宋朝的時候買來的,用掉了許多,隻剩這麼十幾匹了,想買的趕快來買。
契丹人穿的衣服大多是用動物毛皮做成的,而絲綢也隻有達官貴人才消費得起,布匹在宋境不算什麼,流到契丹卻是人人都爭著搶的東西,尤其是在兩國交戰、斷了商路的時候,十幾匹未加工的布足可以賣出天價。
她的高調也終於引起了要嫁女兒的某個蕭姓王爺的注意,不出幾日便派人前來談生意,李楠拒絕了很多人,這次一聽是蕭小燕燕的家奴前來,當即表示願意談,還讓仆人告訴家奴說自己在宋境呆的不短,會裁減,可以為郡主和郡馬量體裁衣。
她的個子不算很矮,身上的契丹特征明顯,雖然是個啞巴,家奴除了心裏覺得可惜,倒也沒起什麼疑心,契丹人會縫補的不少,但都是用那種很粗的針縫皮毛,布匹的裁減,是個精細活,精通的寥寥無幾。家奴一聽她如此說,也高興了起來,說回去請示主人,這幾日就給她答複。
結果晚上的時候家奴就來客棧讓李楠速速去王府為郡主和郡馬量體,說是這幾日就不要回客棧了,就在王府做完衣服再回來,李楠收拾收拾,帶著趙惜若和一個懂契丹語的漢人進了王府。
那家奴不滿她帶了這麼多人,漢人向導也是個伶俐的主,見家奴不高興,便說她們兩個都精通裁縫,不會說話不好溝通,自己能看懂他們的話,他們也能看懂自己跟他們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