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2)

看著多倫和富臨一天天長大,趙駿慢慢有了立儲想法,但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不好詢問容皇後,更不好意思去問南宮父子以及安鈁鏵的想法,陷入猶豫,難以取舍。

李皇後和吳貴妃自然看出了這一點,但不敢耍小聰明,引起趙駿的反感,假裝毫不知覺,和常人無異。

雖說除了紫陽,多倫算是趙駿長子,輪也輪到他作太子,但也深知變化萬千的道理,始終不敢掉以輕心,等多倫每次上學回來,就會多一番詢問和教導,詳細盤問今日課堂表現,以及老師對他以及其他人的態度,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希望能引起趙駿的好感和注意。

但吳貴妃不一樣,是反著來的,她要富臨最近多一些愚鈍和木訥,最好經常走神或者有意惹惱老師甚至趙駿,告誡這些人越討厭他就越安全,不用和其他人比乖巧精明,而是要比誰更愚蠢和呆滯,不比好的,就比差的。

多倫和富臨聽從引導,開始“兩極分化”。多倫比之前更加勤學好問,總會引來老師的種種誇讚,而富臨開始“破罐破摔”,不管老師問什麼他都拖延一陣才說不知道或者忘記了,因此總會受到責罵和嫌棄。

再一次課堂上,趙駿悄然走進,老師按約定提問。

先問的是多倫,問他長大後想幹什麼。

多倫沒多想就說男子漢大丈夫當然要齊家治國平天下,學聖人之道安邦定國,維護社稷為黎民造福,一副王者姿態。

後問的是富臨,也是同樣的問題。

富臨聽到這個問題,先是不由得後退兩步,接著摸摸腦袋,後來支支吾吾,大半天才說要嚴謹治學,希望能像安博士(安鈁鏵)那樣學富五車聲名遠播。

緊接著,趙駿示意老師繼續考下一個問題。

這次換作富臨先回答,問題是求解“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意思。

富臨還是一副癡癡呆呆的樣子,支支吾吾回答說爹娘不樂意讓自己出去遊玩就不能違背意願私自溜走,如果真想去哪個地方,就要撒謊偷偷出去,而且還要提前溜回來,免得挨罰。回答完後,故意表現出一副得意洋洋自以為是的不屑神態。

這樣滑稽幼稚的解釋,很快逗樂了很多學子,富臨也跟著嬉笑。但趙駿和老師都笑出不來,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換作多倫回答,趙駿洗耳恭聽,生怕錯過精彩瞬間。

隻見多倫氣定神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緊不慢解答這句話出自《論語》中的《裏仁》這一篇。意思是:孔老夫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免得擔心憂慮。

多倫剛說完,門口就響起了陣陣掌聲,大家隨即發現是趙駿,急忙跪地問安。

富臨故意慢人一拍,最後一個下跪。

所幸的是,趙駿剛才聽完多倫的精彩解釋心情大好,要不然一定會責罰富臨。

雖然,在課堂多倫一如既往表現出彩,但趙駿怕看錯什麼,當即讓他們兩個單獨寫字作詩,現場出題,想再一次確定優劣。

題目是以雞蛋作詩,限三分鍾之內完成。

多倫沒多想就開始提筆書寫,不到兩分鍾已完成,雖寫得落俗,但勉強如意。他寫著:露渴為湯,蟲蚊饑作糧;若施魔術藝,一蛋偶雙黃。另外,字跡工整,鏗鏘有力,處處顯露霸氣和狂放。

隻見富臨咬咬筆頭,這兒看一下那兒看一下,摸摸腦袋,聳聳肩頭,一副很為難和憂慮的樣子。時間已過三分鍾,但他還未落筆。老師見他這副呆傻樣子,很是氣惱,但趙駿示意等他完成才歎息搖頭。

富臨慢慢下筆,寫道:雞蛋雞蛋圓又圓,一不小心被打碎;滿地盡是破蛋殼,可惜可惜少頓餐!

他寫完這些,時間已過一刻鍾,而且字跡潦草,幾乎難以辨認。

老師收起答卷一看,差點被氣暈過去,當即想撕毀,卻被趙駿出言攔下,“寫得挺好,先留下,難得富臨一刻鍾辛苦完成,毀了多可惜!”

富臨假裝呆傻,見受到趙駿“誇讚”,反而大聲高呼,說他的詩比哥哥多倫的好看,滿課堂亂跑,瞬間激起了趙駿的憤怒。

富臨被老師揪到趙駿麵前。

趙駿一聲嗬斥這才嚇得富臨當即跪倒在地,哭哭啼啼,一副受了委屈的可憐勁。

但這並不引起趙駿憐惜,當即從老師手中接過竹鞭,狠狠打在他手掌心,連續打夠八下才憤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