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習慣於紡織賺錢之後,冀恒一定會下令讓手下細作到處傳播趙國絲織的各種負麵消息,一但無人購買織物,百姓錢財又無法及時周轉,再加上農田的無人耕種,我趙國豈不又陷於危難之中?就算到時候強迫農人返鄉開墾,但糧食也無法在三個月內生產出來,於是,我趙國又隻能在盛產糧食的晉國花上比原價高上數百倍的價格收購糧食。晉國冀恒不是救世主,等到我國隻能依靠他國的憐憫和救濟來度日時,除了淪為晉國的附庸,還能如何?”昭惠永遠不想看到那一幕,所以隻有趁現在擺脫這可悲的命運。
此時的趙信之也幡然醒悟,他並不愚蠢,聽昭惠說得如此清晰哪還能不知冀恒真正的企圖。“該死的冀恒。”趙信之暗罵一聲後,第一次抬起頭認真的看著昭惠。“你說的很對,冀恒的確不會做於己無利的好事。若真按其所說,我趙國危矣。”
“趙信之,請你暫時放下對我的成見,現在這危機四伏的趙國需要你的幫助。”昭惠說得誠懇,趙國光憑自己一人是絕對無法掌控。與其等亡國之後落於冀恒或是墨青手中,不如聯手趙信之將趙國經營妥當。
“哼。”趙信之隻是冷冷的看著昭惠,答應與否現在無法給出答案,但目前最為嚴重之事不是自己的態度,而是冀恒的密信。
“這封信你欲如何處理?”趙信之沉默片刻問道。
“尚未想好,來問問你的意見。”昭惠實話實說。
“我有何意見能給你,不是墨青那個背叛者在背後支持你嗎?去問他的人好了,說不定墨青直接派人滅了晉國。他是如何將趙國吞並的,說不定晉國離這個命運也不遠了呢。”趙信之滿心惡意的答道。
“如今的墨青並不把趙國放在眼中,再說你願意將這個已經千瘡百孔的趙國再次送入晉國的虎口?再怎麼說你也是趙國的親王,真的能夠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我們也許還有機會。”昭惠有限的耐心快消耗殆盡。
趙信之再次沉默了,昭惠也無從知曉他內心的想法。或許現在還無法將趙信之歸於自己一方,但兩人除了摒除前嫌共同進退外,已無他法。趙信之孤身一人哪怕再次奪取趙國帝位也無法安守,昭惠憑一己之力也無法在其餘幾國將趙國吞食之前整合國威。
鐵與血的碰撞,說到底就是國力與智慧的交錯,無數人為之生死,最後得到手的不過是高高在上的清冷孤寂。
不論周圍敵對幾何,昭惠已然成為趙之君主。在這權謀利益的夾縫中,隻能謹慎而行,這亂世,不可能隻屬於單獨一人,總有一些方法,能讓趙國淩於九天。
作者有話要說:冀恒也不是好東西吖!
還有人記得他麼??
好久沒有他的戲份了。
22
22、第二卷 第三章 應對之策 ...
空蕩蕩的宮殿之內隻有昭惠與趙信之遙遙相對,談論的也不是什麼風花雪月的情誼,在這危難存亡之際,連仇恨都能夠摒棄不提。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趙信之在深思熟慮之後,才終於下了決心。
“你想怎麼做?”趙信之冷著臉問昭惠。到不是說他已經妥協於昭惠或是別的什麼勢力,隻是趙國是生養自己的家鄉,雖然這個曾經繁華的國家在自己手中頹敗,可在內心深處趙信之又何曾不想讓趙國重新榮耀呢。
昭惠聽了趙信之的話後,大舒一口氣,這個內心高傲的男人終於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如何做,先不說,我們先來談談墨青,也就是現今的齊國國君襄凡。”昭惠並沒有急著講結果,隻是緩緩將心中分析說與趙信之聽。“這封密信襄凡不可能不知道,而他多日來卻沒有對此事做出任何表態,我想襄凡有可能是想借此機會看看我趙國對於危機會有何處理手段。”
“天真。”趙信之對昭惠的話嗤之以鼻,以他對墨青的了解,對於這種沒有任何利益可言的事,墨青一律不會去理會。雖然墨青背叛,但十年來的相處,兩人之間已有相當的了解。“就算是你以墨青達成了某種協定,他也不會真心幫助趙國渡過難關,更何況現在的他已經貴為齊國的王。你說他已經知道這封密信,這點我也同意。但至今也不做出回應,我更相信他是想等趙國按信中所講棄農而織,待晉國進一步對趙進行欺壓之後,再從中謀利。他不論做何事,都喜用最小的代價謀求最大的利益。”
趙信之相信,墨青不是傻瓜,他若隻是仇恨自己而真心扶持昭惠上位,而不妄圖趙國江山是不可能將局麵弄得這麼險惡,都說富貴險中求,不將水攪渾怎能從中獲利。
昭惠聽完之後,覺得趙信之所說大有道理,心中更是浮出“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樣一句話來。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為利益所牽製,有利可圖便是盟友,而危難當前趁火打劫的更是曾經並肩作戰的摯友。更何況如今的昭惠與墨青連朋友都不算是,最多也隻是為了某種結果的條件交換。
“墨青的目的我又豈會不懂。隻是為了將趙國維持在這三國間微妙的平衡之中,有些時候也隻能再次犧牲。我們輸不起了,為了贏得短暫的時間,我想我們還是應該接受冀恒的提議。”昭惠也很無奈。“即使我不說你也早就應該猜到,當日墨青政變,事到臨頭都不曾殺你,而是留於性命囚於禁宮之中。倒不是他當真心慈手軟念及舊情,而是晉國密探早就潛服於趙,要知道雖然北離、趙、晉三國盟約已然破滅,但名頭還在,倘若墨青除去你我,冀恒便立刻會糾集大軍,以墨青謀逆弑主之罪圍困於趙國,他本意不在墨青,隻是打著這幌子吞並趙氏山河。墨青如何會讓他得逞,假意扶我為主隻是為了他日的更好操縱,以及讓冀恒沒有出兵的理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趙國才有幸保得喘氣之機。”昭惠真不知是應該感謝墨青的有所顧忌,還是冀恒的別有用心,但真正這兩國小心謹慎的態度,保住了趙信之與自己的性命,以及趙國瀕臨破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