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便問道:“什麼事?”周瑞家的方回了。黛玉忙起身道謝。
賈母點頭道:“難為他費心。”朝周瑞家的手中的匣子瞧了一眼,又道:“拿來我看看。”周瑞家的小心地走上前,打開匣子。賈母看偌大的匣子裏隻有孤零零的兩隻花,眉頭就皺了起來,周瑞家的忙解釋道:“原是十二支的,其他人的都送去了……”便聽賈母“哼”了一聲,越發不敢說話了。
寶玉打岔道:“寶姐姐在家作什麼呢?怎麼這幾日也不過這邊來?”周瑞家的道:“身上不大好呢。”寶玉聽了,便向鴛鴦道:“姐姐派人去瞧瞧?隻說老太太打發了來請姨太太姐姐安,問姐姐是什麼病,現吃什麼藥。論理我該親自來的,今天天也晚了。明兒得了空兒,我與林姑娘親過去。”
鴛鴦見賈母沒有異議,方打發人去傳了話。周瑞家的也趁機告了退。
晚間,梨香苑。薛姨媽和寶釵將侍候的人都打發了出去,娘倆對坐著說私房話。
薛姨媽道:“怎麼會這麼巧?難不成家裏麵出內鬼了不成?”
寶釵安慰道:“興許是湊巧,我也問了秋紋,花兒是昨日就拿了回來的,因寶玉要題詩,才今個送了來。”
薛姨媽將桌上的牡丹拿起,又細細看了一會,歎道:“真真是富貴榮華,咱們家求了那麼久,紅樓才鬆了口,勻了幾隻花過來,送進了宮,方保住了皇商的位置。賈家一出手就是就是八對。果真是公侯門第。”
寶釵伸手接了過來,道:“這一隻,怕是二、三千兩銀子呢,咱們送的宮花,怕不及這一個零頭,真是現眼了。”
薛姨媽抬頭對寶釵說:“我的兒,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寶釵道:“媽這話不明不白的,我竟是不懂?”
薛姨媽道:“就咱們娘兩兒個,也不必害羞,便直說了。你大姐姐,雖說進了宮,名兒好聽,卻隻是東宮的一個侍妾。林丫頭身邊的紅顏,你也瞧見了,模樣比你如何?也是被放出宮了。都說一如侯門深似海,以咱們的家世,怕是幫不了你多少。”
寶釵慢慢道:“依媽的話,又如何呢?”
薛姨媽笑道:“還是那句話,你觀寶玉如何?府裏的富貴,你也見識到了,當家的太太又是你親姨媽。寶玉如今也知道上進了,怕不掙個誥命回來給你?”
寶釵緩緩轉著手中的珠花,想到花箋上的詩句,臉上不由得熱了起來。隱隱又聽到薛姨媽說:“連哥兒是庶出,蘭哥兒由不得老太太待見。賈府日後必是寶玉的,你就是賈府的老太君了……”
寶釵低聲念著:“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腦中演繹著已把賈府收到手中的情景,心思活動了起來。
正文 第 十七 章
更新時間:2011-4-16 18:17:07 本章字數:2671
( )
天氣漸冷,賈母院裏早已經糊好了窗戶,又籠了炭火,暖意融融。 。因綺霞齋房間空曠,又無人日夜照料,賈母便叫人將西廂房收拾出來,給寶玉做了書房,又怕天色暗傷了眼睛,特命將窗子都換了玻璃的,瞅著亮堂。
黛玉進來時,便見賈母正與鴛鴦說笑,抬頭見了黛玉,便招手叫她過來,將她攬在懷裏,笑道:“還是兩個玉兒孝順,家裏的三個丫頭,不知又去那兒躲了懶,也不來看看我老婆子。”黛玉笑道:“老祖宗可是忘了?昨兒才叫鴛鴦姐姐傳的話,說如今天冷了,不必每日來請安的。”
賈母想了一回,笑道:“可是我老糊塗了?竟冤枉了她們三個。”又道:“還是玉兒仔細,替我想著。”黛玉摟著賈母脖子撒嬌道:“那個敢說老太太糊塗?我竟不依,玉兒還望老太太的教導呢。”
賈母眉開眼笑,又摟著黛玉揉了一會兒,見紅顏捧了個食盒站在下麵,便道:“你房裏的碧落倒是好手藝,可是叫她做了什麼來孝敬我?快拿過來看看。”紅顏便捧了食盒上來,黛玉親揭開了盒蓋,笑道:“老祖宗,這卻是我和碧落學著做的,頭次下廚,還請老祖宗多擔待。”說著便將盒內的四隻小碟撿了擺在桌上。
賈母聽了更加歡喜,伸箸夾了一隻翠色小餃兒吃了,滿口鮮香。又用了一塊桂花酥,也是香甜可口。不由笑道:“難為你怎麼做的?吃著香甜,倒不膩人。”
黛玉笑道:“不過是蒸餃兒的時候,在下麵墊了荷葉。桂花酥裏麵到是加了泡好的茶葉。”賈母細品,果然嚐出了一股子茶葉清香。又稱讚黛玉的巧思。
黛玉靠在賈母懷裏笑道:“老祖宗覺得怎樣?若是還好,便給舅母姐妹們都送去些,隻是不許哄我,倒丟了人。”
賈母笑道:“這些便是拿出府送人都是可以的,那裏丟了人呢?送去好,也叫他們也看看我們玉兒的手藝。”便一疊聲的叫人去送點心。又道:“薛姑娘那裏便罷了,正生著病,怕衝撞了藥性,倒是昨兒甄家送來的兩支人參,給薛姑娘送去,補補身子罷。”鴛鴦答應著去了。